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市企业的并购活动与它的创新产出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的创新产出同时也受到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过研究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创新产出,验证并购活动与创新激励的因果关系,得到的结果显示:并购活动会激发产业协同效应,并购企业在宣告日间能够获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因此,并购活动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的联用可以方便且无损地对各种材料进行元素的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甚至定量分析.其对EDS准确性的影响,从样品的制备,加速电压的选择以及重叠峰的识别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3.
《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在全面搜集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对动词重叠语法现象进行详细描写。在溯源和探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语言材料与当代方言现象,对动词重叠的各种特殊形式进行了理论阐释。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视角进行深入的微观探索,对已有的动词重叠研究作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许多颇有创意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34.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创建于1990年的北京,到2012年3月10日完成1000讲,是一个由天文学研究、地学研究、生物学研究、人文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的中老年学者组成和主持的民间性质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当代科学的综合性发展潮流中,推动宇宙—地球—生物—人类社会的大交叉综合学术研究,发掘中国古代自然国学整体论思维的资源,对复杂性科学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关注人地关系的矛盾及解决,是一个全开放、纯公益的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二十余年来,围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国自然国学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医的复兴、民间科学研究的振兴、科学观念辩证、复杂系统的整体论科学思维的发展、中国科技体制创新等主题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探索。讲座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保存一方学术净土;种一块整体论与还原论优势互补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35.
关于重叠式形容词的语义分析,历来众说纷纭。论文主要从新疆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入手,即包括重叠和叠音的不同形式,与普通话比较,通过差异分析新疆方言里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义特征,重点从结构形式人手比较分析附加意义的区别和特点。  相似文献   
36.
兰州方言叠字词,分为名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四类,其中名词类和形容词类的叠字词比普通话叠字词多,特点与普通话不同。文章用大量例证分析并说明了兰州方言叠字词的形式、功能及意义,并比较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7.
无锡话重叠式名词比汉语普通话丰富,有AA、AA头、AA(头)、ABB、AAB、AABB等格式,各式中又有若干小类。  相似文献   
38.
“重复投资”博弈模型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银劳 《软科学》2001,15(2):14-16,29
本文分析了“重复投资困境”博弈模型及其启示。从博弈论角度指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各地区由竞争转向竞争--合作的深层次原因,论述了机制改革对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9.
本篇论文从共时平面的角度描写了闽东古田方言动词的重叠形式和变调规律,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分析探讨了动词重叠变调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40.
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形成当代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而言,麦金太尔的美德一传统共识论启发我们要更注重立足传统的道德根基;而罗尔斯的重叠共识论则表明,共同信念只能确定在“重叠共识”的基础之上和范围之内。有鉴于此,在探讨“转型社会中的共同信念”问题时,应该基于中国的传统、现实和向未来发展的趋势,引入异质性的道德结构概念,以提出一种使道德生活既能宽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利益需求,又能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统一的相互协调的方案,即一种既包含着“更大的宽容性”,又能够形成“尽可能广泛一致”的共同信念的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