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81.
唐山方言中,有一个特殊的虚词"时的"(读轻声shìdi),它附着于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句修饰语,为主句提供一个时间参照,表示主句所表述的事件发生在过去。它可以与主句结合,主要构成三种时制系统:先事──过去时、当事──过去时、后事──过去时。  相似文献   
82.
虚拟结构一直是学生的难点,仅结构的罗列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过去时的基本用法表现为时间方面的距离,由时间距离映射到现实距离,并进一步映射到心理距离。虚拟结构是动词过去时隐喻化的结果。因此,语法的讲解与理据分析的结合、隐喻认知与语法教学的结合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管子》一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治国理论和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不仅《管子》可视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管理学作,先秦诸子的管理思想都有同样的作用。本对《管子》一书的宇宙观、世界观、国家观、道的理念和管理理论模型作了系统、深入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8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前的重大任务。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放眼世界,敢于创新。同时坚持“古为今用”原则,批判地继承祖国优良文化遗产。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统一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对待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85.
孙犁的晚近散厚积薄发,深刻永。其特点犹如鲁迅的杂,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是新时期学中的散精品。  相似文献   
86.
民间故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部分。对于民间故事的研究,一方面是在于通过搜集、整理,以达到“保护”的目的;一方面也是要通过对探源、发微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入认识它的意义与价值,并尽力使之能够继续“传承发展”,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因此,这“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双重目的性,就包涵着“历史视角”与“现代视角”的矛盾。文章所探讨的是对这种矛盾的处理,应该严格遵守的保护原则与在传承发展工作中必要的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87.
反讽和典故是特·斯·艾略特诗歌的两大特色。在其早期诗歌中,艾略特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反讽性典故"的手法,将典故中的人物和情节与其早期诗歌中著名的反英雄人物斯威尼和普鲁弗洛克相关联、并置和对照,以古讽今。反讽性典故的创作手法与艾略特尊重传统又强调将过去和现在有机结合的传统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8.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演进和创新可分为3个阶段,即破旧立新的起步阶段、稳步推进的发展阶段和高歌猛进的加速阶段。全面分析不同时期广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主要内容与鲜明特征,提出新时期广东人才政策应着力从评价激励机制、创新创业生态、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建设5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89.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a nation’s history for its current national issues is well established, whether and how that history may be leveraged to promote inclusive and amicable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is less clear. We offer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by showing that the referencing of a multiethnic past of a nation is a form of indirect intergroup contact that increases the perceived inclusiveness of the current nation. Firstly,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Poles, we demonstrate that after referring to Poland’s multiethnic history before and during World War II, respondents expressed a greater preference for civic rather than ethnic nationalism. In other words, they expressed more inclu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Secondly, in the follow-up experiment, we further explore this effect by replicating it in one of the targeted samples. Overall,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how nations may benefit from utilising some parts of their history to promote inclusiveness.  相似文献   
90.
"有教无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化主张,而未必是他从教实践的表述。以孔子的其他言论和孟子、荀子的见解作为参证,对“教”与“诲”进行辨析,藉以说明“以今度古”的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