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近代德国民族主义从反对民族压迫、要求民族统一,蜕变为以扩张为特征的民族沙文主义,问题在于其原因与后果之间存在相悖现象。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分裂状况是导致德国民族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体制与现实则构成其相关要素,它所带来的后果是专制主义的确立与巩固、容克与资产阶级联合统治、军国主义的承继与思想文化上的强权意识。这种前后期的指归差异不可避免地使德国民族主义发生偏离。  相似文献   
72.
中华民族现实的精神现象是传统、“前现代”、“后现代”并存。这三种现象基本上 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存在:老年人“倾向”传统,中年人“面对”现实,青年人“向往”未来,其内容是交融在一起共时性的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之中。传统张扬的是礼仪,以道德为基础的礼仪至上是传统的核心;现实追求的是经济,以法理为保障的经济至上是现代精神的基础:未来向往的是自由,以人的价值为根据的自由至上是精神永恒的需要,从而构成了中华民族现实的精神现象。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正处在一个建构过程,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图。  相似文献   
73.
试析体育社会现象之性质--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学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出发 ,对体育社会现象的性质进行了综合剖析 ,同时对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简要评价 ,指出体育对社会既具有多方面的正功能 ,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体育主体在体育社会中彼此发生着互动作用 ,这种互动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 ;社会学的三种主要理论各有优势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将三种理论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阐释体育社会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74.
高校图书馆读者违章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宁东 《图书馆论坛》2000,20(5):85-86,91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违章读者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采取措施,帮助违章读者克服不良心理,减少文献损失,做好书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5.
从语言信息的角度 ,对英语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作一些分析 ,以期提高在语言交流和文学作品阅读中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6.
分析科技期刊中存在的6种常见学术不端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及时发现各种学术不端对提高期刊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性,认为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防范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77.
孝感灵异现象有多种表现:有得神助的,有使风雨、水火、猛兽等害人之物不害人的,有庐墓而得灵异的等等.孝感灵异现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孝感灵异现象背后蕴含着大量的人文信息,既有统治阶级的要求,也有被统治阶级的愿望.  相似文献   
78.
刘立峰 《科教文汇》2014,(28):12-13
针对德育教育受到传统和非传统因素影响的现状,根据高职学生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特点,运用“破窗理论”对高职学生经常发生的“破窗现象”及德育工作困境进行分析,阐述及时修复“破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和谐、有序、动态的高职德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79.
增氧健身运动与身心健康生活方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氧健身运动是以增强心肺循环功能和运动时自身呼出的氧气与吸入的氧气基本平衡为重要特征的一种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文文化,以追求身心健康为根本目标.本文以增氧健身运动概念的必要性,增氧健身运动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关系及差异,健康生活方式的生理生化原理,促进身心健康效能和价值,改善和促进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探索增氧健身运动对全民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环境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保持策略.提出了掌握增氧健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与保证,揭示了该运动属于社会中每一个人,也是在人的一生中,与其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最贴近的体育锻炼健身目标,说明了一个人的体育健身价值观和他本人的健身目的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给体育社会学一个准确的学科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论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内容,结合逻辑学给事物下定义的方法,找出不同于其他体育学学科的特点,解决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总结了一些研究者对这门学科的定义,找出这些定义的异同以及不足之处,总结出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社会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体育内部结构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的体育的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这门社会学的应用学科将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阐述了体育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直接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