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篇
教育   23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试论晚明小品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特的社会风气和士林化造就了晚明人独特的化品格,他们的学主张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以“载道”为己任,而以任情自适为目的,少了一些道学气,多了几分真情和性灵,因而他们笔下的小品也就成了中国学史上一道别具神韵的风景。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广州市10个区级图书馆的调查,发现图书馆视障阅览室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遇冷”现象。从无障碍意识、视障读者需求、图书馆服务和视障读者自身的因素等方面分析其成因,指出视障阅览室必须扭转“遇冷”的局面:强化无障碍意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以人为本,创新无障碍服务方式;尊重视障读者,打造无障碍的人文环境;加强合作,提升无障碍服务的整体效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无障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3.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的社会需求,如何建设一支适应办学需要和办学特点的教师队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仅对电大系统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在高等教育大众阶段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应对之策谈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文化多元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需要。其实现路径包括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制度规约相结合;价值关怀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注意规避四个误区,即思维上切忌两极化,对象上切忌笼统化,内容上切忌庸俗化,方式上切忌运动化。  相似文献   
35.
邓小平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思想深邃,深入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明确其与成人教育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必将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6.
以通俗化的方式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大众化并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是为了切实提升民众的素质.故此,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抓住"人"这个根本,以人的需要作为大众化的逻辑起点,把心际沟通与情感交流作为大众化的精神纽带,通过精神交往达到与大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使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精神交往,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以现实的态度和宽容的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思考和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37.
本文界定的20世纪初期特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20世纪30年代这段时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带来新的契机。同样。这一传播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努力。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这一过程,从中寻得一些启示,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大众化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被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所接受,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那天起,就不断实现着与乡村社会的融合,不断地被农民群众所接受,期间既有曲折,又有发展。新时期,中国的乡村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立足乡村实际,选择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实现乡村语言与现代手段的紧密结合,积极发挥农村干部、党员和乡村精英的积极作用,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契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39.
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他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朗费罗现象"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了读者完美的"召唤结构"。依据接受美学的批评理论,以朗费罗的《箭与歌》为个案探讨其在中国流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