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2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课内拓展阅读不应是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的“点缀品”,而应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需品”。在当前“语用”的大背景下,积极高效的课内拓展阅读应注重以下几点:关注学情、关注文体、关注情感、指向理解、指向积累、指向表达。  相似文献   
32.
从模因-顺应视域来探究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并对这一语言现象背后产生的内在认知心理工作机制做出合理的认知语用解释,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的内在心理工作机制是被选择的强势模因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语言结构和交际目的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语用学哲学在上世纪30年就被提出,我国对其研究的起步较迟,在80年代才开始,但是目前在语境、语用翻译、语义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有效的成就,未来更是一片良好的发展形势。未来,我国语用学的研究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笔者通过本文简单介绍自己对语用学的研究感想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4.
Words, derivation of symbols, are a part played in human affairs by language of all kinds, and especially of their influence on thought. According to The Triangle of Reference, words/symbols are endowed with references, some of which are oneon-one connected, and some of which are one-on-multiple colligated, modulated by social convention. Phenomena of using homonym are ubiquitous while the system of using it is still opaque. The multiple meaning of homonym is considered to have a pragmatic mechanism in which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utterer and the construing pattern of hearer are regulated and formulated. This paper is tentatively cogitating polysemy in a system of pragmatic utility and tabling a pragmatic mechanism of homonym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it.  相似文献   
35.
随着礼貌研究的深入,传统礼貌观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回顾以Grice的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的传统礼貌观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拟以认知语用学中关联论为理论框架,介绍关联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6.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否顺利阅读等等。所以在翻译小说对话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正确推理并理解会话含义及原作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原文信息的传递。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本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阐释语用学在对话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进而阐明语用学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7.
由于明确和特殊的性别差异定位,女性商品广告文案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女性特有的心理需求,并在其语言组织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主要通过对时下知名女性商品广告的集中研究,从中探求女性商品广告在文案创作中较常运用的有针对性的语用策略,并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8.
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出发,揭示交际规律。关联理论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会话含意推导摆脱了Grice合作原则的束缚,也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礼貌现象,为跨文化交际中话语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与交际失败现象。  相似文献   
39.
汪婕  杨春红 《科教文汇》2012,(17):118-118,208
语用理论是一种交际理论,但同时交际理论又是一种认知理论。虽然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理论框架,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该研究的存在与谈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0.
韩保宪 《科教文汇》2012,(20):134-136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以应试作为教学目的、脱离语境教授外语、使用不真实的语言材料、过多而且单一地依赖词典、缺乏对语用能力的培养等。本文就语用学和词汇语用学,母语为中文者的我国英语教育的缺失,以及以英语为外语的教学中的语用学问题,做一简要探讨。以求改进目前我们的外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