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论“V+P+N”中P由前加成分向后加成分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汉语韵律的原因,现代汉语“V P N”结构中有的P由“P N”结构中的前加成分变成了“V P”的后加成分。前附后的P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有的变成了语法成分——助词,有的变成了构词成分——词缀,有的还游移于助词和词缀之间。  相似文献   
102.
古代汉语普通的"述语 宾语"结构(P O1 O2)的特点是述语和宾语(O1)之间存在施事和受事关系;但有一种特殊述宾结构(P O1 O2),其述语与宾语(O1)之间的语义关系并不是施受关系,充当述语的词同时发挥介词和动词的双重功能,它与后面的宾语(O1)之间是一种目的、对象、替代、方所、原因等意义的当事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在门外”的“在”是动词,“站在门外”的“在”是介词,“站在了门外”的“在”又成了动词,这种分析是不严肃的。本文认为只有一个“在”是动词,可称之为定向动词。与“在”用法相同的,还有“到、往、向”等。  相似文献   
104.
英语中形似介词的副词小品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它既有副词的某些特征,又具有介词的词形.它往往与前面的动词形成修饰和补充说明的语义关系,本身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形似介词,又没有实体意义,却不能独自带宾语,与动词构成的是只有一个论元的单位述谓结构.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从"了"的语法意义以及形式验证标准两个方面对"介词+了"及相关现象进行考察。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实现态",它可以跟在介词后面,验证的形式标准是介词前面能加否定标记"不"或"没"。"除开、除去、除却"和"为了、除了"的情形相同,也都是单音节介词后面跟体标记。  相似文献   
106.
日本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有关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收集并分析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部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的偏误。偏误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遗漏、误加和误代。本文对这些偏误逐一进行纠正,并解释其汉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对日本留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进行解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对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7.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为”类介词指的是“为”、“为了”和“为着”这三个介词。“为”类介词共具有五种语用功能:话题标记功能,篇章衔接功能,管界功能,排比、对举功能以及强调功能。  相似文献   
109.
从修辞学角度归纳、分析,《水浒传》中介词避复的形式有两类四种:一类是宏观上的避复,即整部作品交替使用多个同义介词:一类是微观上的避复,分为三种:一种是当句避复,一种是宾语完全相同时运用不同的介词避复,另一种是用介词的零形式避复。  相似文献   
110.
由言说义后置词构成的介词框架短语继承了介词短语的基本句法和语义功能,可以做句首修饰语、句中状语、插入语和定语。这类介词框架中的介词宾语x和句中成分的语义关系同x自身的抽象度、言说义后置词的虚化程度以及所搭配的介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