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摘出该教材值得商榷及自相矛盾之处20多条,从语言理论上进行了辨析,对现代汉语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论述了语言得体的文化渊源和制约语言得体的文化背景因素 ,以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言得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论述了语言得体的文化渊源和制约语言得体的文化背景因素,以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言得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对汉语“吃+宾语”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吃是一个常用的高频动词,文章考察的是与吃相关的动宾短语,试从吃的历史演变、吃+宾语中宾语的意义类型以及吃的语义特征三个方面来考察吃+宾语,从而对吃+宾语的结构和语义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
7.
汉语的人名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 ,值得研究。过去学者多从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角度进行研究 ,文章从语言学角度提出了研究的途径以及研究的意义 ,希望能为今后的深入研究起一个抛砖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门外”的“在”是动词,“站在门外”的“在”是介词,“站在了门外”的“在”又成了动词,这种分析是不严肃的。本文认为只有一个“在”是动词,可称之为定向动词。与“在”用法相同的,还有“到、往、向”等。  相似文献   
9.
人名的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的人名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值得研究。过去学者多从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从语言学角度提出了研究的途径以及研究的意义,希望能为今后的深入研究起一个抛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焉"与"之"辨     
在上古汉语中,"焉"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亦较为复杂.既作实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作虚词(语气词、介词等).有时是代词兼语气词,有时相当于介词加代词(于+是),于是又被称作兼词.作为指示代词的"焉"和所谓兼词的"焉",前人概括为"用与‘之'同"和"用同‘于之'(或同‘于是')".这种解释往往凭现代语感而定,即用现代汉语译文来判断它的词性和用法,这是极不科学的,常常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矛盾.文章将同一语境分布中的"之"和"焉"作了比较,并从句法关系的角度和它们指代的对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指示代词"焉"都不能简单解释为"同‘之'"或"同‘于之'",实际上"焉"与"之"的区别是"之"常作宾语而"焉"常作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