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2812篇
科学研究   18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4篇
综合类   23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大荔是黄河流域古老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大荔先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探索大量渗透于日常俗语中,这些俗语探索自然规律,总结种植经验,反映农耕文明,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值得现代人借鉴。  相似文献   
52.
林雅琴 《海外英语》2011,(10):281-282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paper aims to reveal what common ground is shared by the two novels and what light is thrown on the theme of spiritual salvation. The fruit of the study leads to a conclusion that both novels have employed religious doctrines and social criticisms to make the theme of spiritual salvation more palatable for their readers.  相似文献   
53.
奈吉尔·塔布斯在《教师哲学》中以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和主奴关系辩证法为理论基础建构教师意识发展史。作为主人的教师具有独立性与权威性,教育实践的特点是控制,为教师意识发展的正题;作为仆人的教师具有依赖性,教育实践的特点是"解放"与"解构",为教师意识发展的反题";精神性"教师兼具主人和仆人意识,其精神具有同一性和自由性,是教师意识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4.
从德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骨、牙、角、陶、蚌等器物,可管窥德州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石斧、石镰、石铲和蚌刀,说明德州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这里从事着原始农业生产;大量的石箭头、蚌箭头、陶弹丸、兽骨镞及少量的铜镞,说明渔猎活动仍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的陶制器皿,如陶灯、陶盆、陶豆、陶鬲、陶罐、陶鼎、陶杯等,说明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陶环、陶俑、陶牛、陶马、陶鸡、陶楼的发现,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畜牧业和家庭养殖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反映;特别是陶纺轮和捻线坨的多次发现,说明德州区域当时已有了发达的纺织业。在距今4000年左右,德州先民终于敲响了文明的晨钟。  相似文献   
55.
劳伦斯作为英国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以描写人尤其是女性的性心理和性意识而闻名。小说《公主》“暴露了现代机械文明和原始主义情结之间的激烈冲突揭示了工业制度对性意识的严重摧残。”悲剧的结尾使人警醒,不要让文明麻痹了真实的情感,不要扭曲本能的渴望,不要拒绝和社会的沟通交流。作者呼吁人们回归真实.自然的本性.使精神和肉体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56.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自早期到罗马时代一直对周边的国家、民族产生强烈的影响,希腊也不例外.在公元前750-前650年间出现了所谓的东方化时代,这一时期的东方各种文明对希腊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 论证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措施、目的和意义, 并且认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过程中,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权力意识与法律意识、自律与他律以及柔性疏导与刚性制约等关系。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法制化亟需解决的新课题。它对于在新的世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解决“一手硬, 一手软”问题, 从“人治”走向“法治”, 并使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湖笔是以发源于湖州并以传统的湖笔生产制作工艺生产制作,具有尖、齐、圆、健等四大工艺特色且以“湖”(湖州)字冠称的毛笔。“湖笔文化”和“湖笔文化研究”,是“世界文化”--“中国文化”--“中国物产文化”--“中国笔文化”下的一个分支课题。研究“湖笔文化”需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统或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从而发现和把握它的内涵。湖笔物质文化包涵特殊的原料、器械、工艺、工人等;湖笔精神文化主要指“湖笔”的属性认识、工艺流程 、形制标准、美学追求;湖笔的制度文化涉及制笔行业的协调、联络,以至管理、领导的组织和有关的制度。  相似文献   
59.
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的变迁,分别是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德国古典综合统一的哲学和现代"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哲学形态发展的背后凸现的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逻辑,展现了人类的客观精神→主观精神→主客观统一的精神→批判精神。这条主线体现了哲学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60.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其要旨是指出自公元前6世纪起,约120年的时期内,世界出现了五位知识巨人,他们坚信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能战胜贪心,战胜邪恶,能促进世界的进步,开启全球精神生活的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