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96篇
科学研究   57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61.
利用水提法获得苗期、抽薹前及抽薹后的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进行抑制效果的研究,以了解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的抑菌作用,为解决废弃的大蒜秸秆问题提供参考.试验采用2因素多水平3个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苗期和抽薹前及抽薹后的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生长都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苗期和抽薹前秸秆浸提液质量浓度分别达到60mg/ml和140mg/ml时黄瓜灰霉病菌生长被完全抑制;抽薹后的秸秆浸提液在质量浓度为140mg/ml时没有出现黄瓜灰霉病菌生长被完全抑制的现象,在20mg/ml至140mg/ml之间对黄瓜灰霉病病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比较,在浸提液质量浓度20mg/ml时黄瓜灰霉病病菌菌落直径则显著的短小.  相似文献   
262.
李德  景元书  祁宦 《资源科学》2015,37(4):700-709
利用1980-2012年淮北平原冬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气象资料及其单产、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等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连阴雨综合致灾因子,采用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方法进行致灾等级划分,综合连阴雨致灾强度、灾损率和冬小麦对连阴雨的敏感性及其抗灾能力,建立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指数(R)并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致灾等级为轻、中、重、特重4个等级,对应的阈值(D)分别为0.0D≤0.20、0.20D≤0.40、0.40D≤0.6、0.60D≤1.0。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划分为低、中、高和特高4个风险区,R对应阈值分别为R≤0.25、0.25R≤0.50、0.50R≤0.75和R0.75,其中:特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淮的阜南、颍上县内,平原中部大部分区域为高风险区,中部偏北和平原东南部与江苏省接壤的小区域为中风险区,砀山和亳州北部乡镇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263.
小麦是河南省的首位粮食作物,在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豫中南地区的小麦面积占河南省的50%以上,该地区的小麦生产对维护河南省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该地区粮食生产取得了稳步提升的突出成绩,但同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如良种良法未充分配套使用、播种偏早、播种量偏大及农药与肥料投入不合理等。总结了近10年豫中南地区小麦生产现状及育种的主要进展,旨在加强小麦新品种利用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加快小麦优质专用生产生态区域划分的研究,制定小麦生产标准化规程,确保豫中南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64.
以稀硫酸预处理的麦秆为底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底物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条件的主次顺序为底物质量浓度、酶质量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0.25 g/L、酶质量浓度2 g/L、酶解时间36 h、酶解温度45℃和pH为5.0,此时总还原糖含量最大为707.07 mg/g,糖含量显著增加.酶解对于提高麦秆的糖化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65.
分别用pH为2.0、3.0、4.0、5.6模拟酸雨对小麦幼苗进行急性毒理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幼苗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pH在3.0左右时,小麦幼苗的CAT和SOD活性最高;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的胁迫下,CAT和SOD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可以认为是小麦幼苗对酸雨中毒反应的阈值.结论: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对小麦体幼苗CAT和SOD酶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6.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267.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50、100、130 mg·L-1镍处理下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SOD、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镍处理诱导小麦幼苗根系SOD1谱带增强,引起SOD2-5和POD同工酶谱带减弱,小麦幼苗根系干重显著下降.暗示镍处理引起的SOD2~5和POD同工酶活性下降是其抑制根系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8.
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对不同种类菌种的酶活进行比较,选出几种组合方式,对它们产生单细胞蛋白的能力进行分析,发现173蛋白质增量最多(7.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