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39篇
  免费   1048篇
  国内免费   1271篇
教育   152407篇
科学研究   62757篇
各国文化   271篇
体育   5466篇
综合类   6440篇
文化理论   4403篇
信息传播   40914篇
  2024年   484篇
  2023年   2003篇
  2022年   1351篇
  2021年   2525篇
  2020年   3285篇
  2019年   3452篇
  2018年   1883篇
  2017年   3541篇
  2016年   4462篇
  2015年   8889篇
  2014年   20215篇
  2013年   17867篇
  2012年   20131篇
  2011年   21683篇
  2010年   19796篇
  2009年   19163篇
  2008年   19859篇
  2007年   17220篇
  2006年   13505篇
  2005年   13358篇
  2004年   13456篇
  2003年   11674篇
  2002年   8674篇
  2001年   6856篇
  2000年   5487篇
  1999年   2193篇
  1998年   1590篇
  1997年   1718篇
  1996年   1513篇
  1995年   1258篇
  1994年   756篇
  1993年   634篇
  1992年   578篇
  1991年   496篇
  1990年   445篇
  1989年   55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新工艺不断更新,BIM技术在国家推广下逐渐普及并大力发展。针对博物馆施工过程中结构复杂多变、专业多、工期短、体量大等问题,本文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博物馆施工的BIM技术应用为案例,介绍了BIM技术在大型博物馆施工项目中土建、钢结构、管线、砌体的全专业三维模型深化设计,提高了项目精细化、信息化、协同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意义] 提升公民健康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健康数据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信息科学角度达成这一要求,治理体系需要以国家战略为宏观指导,全方位服务于公民健康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方法/过程] 通过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本精神的领会,在分析了各治理主体对健康信息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健康数据协同治理体系,并针对关键环节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 协调各层级、各部门与各利益主体的健康数据治理体系构建与保障,有助于在推动国家健康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健康数据的社会价值,拓展健康信息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45.
OEC管理方法最初在企业金融中应用,OEC管理指的全方位的每个人每一天在每件事情上都要完成既定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今日事今日毕"。本文借鉴OEC管理原则,从对比原则,发现优势不足;循环原则,推动螺旋而进;优化原则,改进薄弱环节进行阐述,意在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性,针对图书馆工作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7.
新闻周刊:新加坡根据化验证据判断那个男子是SARS病例,而世界卫生组织却认为不符合严格定义,这个分歧难道是因为存在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吗? 贝汉卫: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新加坡是孤立个案,只发现了一个SARS病人,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与该病人接触过的人都被隔离观察,也没有人感染上了SARS。  相似文献   
48.
在简要分析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以及措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9.
教育创新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动力与不竭之源。本文就深入开展“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过程中如何坚持教育创新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供试点项目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0.
《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一部开拓性著作。该书内容全面,综合性强,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系统研究了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模式,教育内容及教育策略等,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该书关注时代需要,关注未来发展,将对我国21世纪初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