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4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教育   34480篇
科学研究   1544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804篇
综合类   560篇
文化理论   163篇
信息传播   164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463篇
  2021年   518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629篇
  2015年   1190篇
  2014年   3897篇
  2013年   3602篇
  2012年   4114篇
  2011年   4577篇
  2010年   3674篇
  2009年   2877篇
  2008年   3505篇
  2007年   2211篇
  2006年   1674篇
  2005年   1460篇
  2004年   843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红  秦成 《继续教育》2006,20(10):23-23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随时随地都在以他们自己的判断在改变着课程,而这种因教师个体而异的行为又有赖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水平。在此条件下,引导教师实现自我导向性学习,必将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中平 《吉林教育》2006,(12):53-54
在一所学校,由于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带来教师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引起部分教师的不理解、不支持,与校长产生“对立”;由于校长与教师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不够,也可能使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上海市教委提出建立与完善本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来.实施新版《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成为二期课改背景下学生素质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标志,使科学评定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可能,也为高一级学校招生择优创造了条件。不过,这种科学评价方式在学校中实际开展的可行性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加以解决?笔者在对本市几所初级中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非常小学生     
《小学生》2006,(6):26-29
二胡是个奇怪的东西。它只有两根弦,确切地说,那两根弦就像两根胡子,所以它才叫“二胡”。—徐一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6.
如果说,课程教材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那么教师则是实现教育教学的关键.新课程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中,作为一线教师将在这一场课程改革的洗礼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实现自身的价值.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担任初一新课程教学,在评价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作了一个尝试——建立学生数学学习成长档案袋.本文就这个尝试做如下总结.1理论指导思想1.1时代的要求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17.
郑军燕 《青年教师》2004,(10):28-28
想起这个题目。缘于苏州市作协会员、吴江市高级中学教师凌龙华的一句话:“教育是诗一般的事业,教育科研也应该充满诗意和愉悦。只有不拘一格,才能别具一格。”想想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也已有几年时间了,对教育科研的诗意可曾有所感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部分竞技武术套路教练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套路教练员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和5种基本知识与能力。并阐述了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旨在提高武术套路教练员的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不甘寂寞的我,挡不住物质的诱惑和精神的向往,依依惜别了老迈的双亲,惜别了生养成长的故土家园,举家投奔“乐土”,应聘到江南某公有民办学校任教,开始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一年来,我有过兴奋,有过激动,也有过收获,但在满身疲惫之余更多的是迷茫、困惑。  相似文献   
20.
编辑留言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总会遇着一些给了我们许多帮助而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尊长或朋友。他(她)的某一语一行曾对成长中的我们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今,岁月流逝,但我们对他们的记忆没变、感激没变。他们的音容笑貌总会在某个不经意间闪现于脑海……"道德人生"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