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2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学是人生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2.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强调身体性参与.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一句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面对这种竞争,我国企业有什么优势可以利用呢?其实,中国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势,那就是市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如何认汉和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朱大禹 《江苏教育》2006,(3B):33-33
当前数学课的提问是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不少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行动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提问要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注意:(1)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活动,即通过学生的探索和思考再做回答。(2)少提那些只要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在思考中学习。  相似文献   
105.
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师生合作交流,鼓励创新意识;建立评改机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06.
目前,职高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少。课内听不到读书声音.课外看不到读书情景。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多读书。  相似文献   
107.
浅谈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冲击的现状,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掌握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8.
近几年来出版的《教育学》甚多,包括列入普通高等师范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教育学基础》、《当代教育学》等,认真研读后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容虽然有大同小异之别,但本质上是近代西方和前苏联教育理论的综合产物,很难称它们为“原创性”作。如果要论原创性的《教育学》或叫做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的《教育学》,那只有是黎世法教授所的《异步教育学》(新华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列举了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针对信息时代的特点 ,指出加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设的方法是 :走进网络 ,更新教育观念 ;利用网络 ,扩大正面影响 ;宣传网德 ,倡导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10.
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越性是人的根本特性。生命就是在“应然”与“实然”的不断地转化之中实现着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发展着自身。超越性说明发展的主动权在于人自身,因此,以发展受教育者为己任的教育,必须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受教育者,唤醒他们的超越意识,培养他们的超越精神和超越能力,是生命的超越性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走向人文关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