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读写结合"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大趋势。"读"即对文本的研读,"写"即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他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尤为重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诗歌教学课堂往往书声琅琅,读中理解,读中  相似文献   
42.
趣说书斋联     
正"扬州八怪"之一的大诗人、大画家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上撰联,联曰: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更书声。此联体现了主人的书屋环境:清风、明月,茅屋、村舍,书声琅琅,主人在此读到天亮也不疲倦。此联情趣盎然,催人发奋。他后来还写了一副对联,联曰: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此联妙在一个"咬"字,把人们钻研书本的情态及对事业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3.
正一、读——贯穿全课,层次分明初读: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同桌交流。交流难读句子的时候,奚老师相机插入对"束手就擒"一词的理解;然后把难读的句子放入全文中再读,读准确、流利;再读,赶海这件趣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上三步读,是整体把握的读。接下来的读,则是品味着读: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想象画面,边读边做动作。画出句子中你感受到事情有趣的字词,多读几遍,将事情读得有趣。奚老师又重点指导了"摸呀摸呀""哎哟"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  相似文献   
44.
吴玉立 《中国德育》2014,(13):80-80
正当樱桃红了,被贪玩的男生女生和小鸟摘光以后,当满城风絮,渐渐夏天的风吹散的时候,当高考倒计时从三位数到两位数再到个位数的时候,你我都感觉到,这是应向母校告别的时候了。回望三年,你我共同把生命最好的一段青春洒在一中校园,从萝莉正太的男孩女孩到漂亮帅气的姑娘小伙,从茫然青涩到果  相似文献   
45.
秦晓红 《考试周刊》2014,(52):33-33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校安排了大量学习语文的时间,有一支学历合格、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语文课堂缺失琅琅读书声,课堂上读的环节越来越少,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好朗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46.
刘亚英 《考试周刊》2014,(46):38-38
<正>诵读原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孙洙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而,在现代中学语文课堂中,却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根源,一方面,中学生已经逐渐成熟,或觉得朗读出声有失脸面,或懒于出口,羞于出口。另一方面,忽略朗读,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教师往往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文分析上,要求学生重视理解和分析课文,而忽视学生的朗读,长此以往,中学语文课堂上朗读声难觅。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即出声地读、响亮地读,能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将  相似文献   
47.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说"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我认为"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教学的规范,也是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效指导的三部曲,必须循序推进,步步为营,才能奏出低年级朗读教学的和美乐章。一、指导正确地读—"磨刀不误砍柴功"用普通话正确地读,是学生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48.
正写好一篇作文,除了要做到中心明确、主题突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等外,在写景抒情一类的文章中,还应做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将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茅盾说过,常常要从各方面考虑,在怎样的场合,就应该有怎样的环境描写。情景交融正是根据对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抒发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所谓情景不相融,指的就是不能把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这一点正是学生作文的薄弱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相似文献   
49.
田琛 《学子》2014,(7):13
正每年的高一年级,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都要经历较大的变化和适应,做好学生初高中思想和心态的衔接,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明确的班级管理和学习目标,是班主任新接班第一个月时候的主要任务。首先,利用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开学初的第一次谈话,我就和孩子们说,没有上成重点中,我们已经失去了太阳,没有进到强化班,我们已经错失了月亮,那么,我们没有理由再失去应该属于自己的星星。虽然高一(6)班是平行班,我们同样可以用强化班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力争做  相似文献   
50.
顾广师 《现代语文》2014,(11):51-52
听了泰山中学张国民老师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整体感觉是一堂高效清新、让人耳目一新的语文课。感觉是一节极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下面笔者想结合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来谈几点想法。一、语文味的课堂应重视基础字词的教学在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贝多芬"的基础上,张老师出示了幻灯片让学生看拼音写汉字。在2分钟的时间里,张老师布置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换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