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3001篇
科学研究   217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112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31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了解师范生亲社会行为的状况及其与感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丛文君等人修订的由Gustavo Carlo编制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和孙文刚等人修订的由Watkins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对800名师范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师范生的亲社会行为略高于平均水平(3.33±0.44);男生的公开亲社会行为高于女生(t=2.27,p〈0.05);来自城镇的师范生的公开亲社会行为高于农村(t=2.25,p〈0.05),匿名亲社会行为低于农村(t=-2.26,p〈0.05);独生子女的依从亲社会行为高于非独生子女(t=3.59,p〈0.001),匿名亲社会行为低于非独生子女(t=-2.26,p〈0.05);艺术生的公开性亲社会行为高于文科生、理科生(F=16.29,p〈0.001),依从性亲社会行为也高于文科生、理科生(F=17.16,p〈0.001);理科生的情绪性亲社会行为低于文科生、艺术生(F=7.85,p〈0.001)。②师范生感戴及其三个子维度与亲社会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回归分析表明,感戴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R2=0.104,p〈0.01)。结论:师范生的感戴水平影响其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2.
唐爽 《山东教育》2011,(6):14-16
点名游戏.是指亲子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婴幼儿在亲子课堂上面对其他的孩子和家长作自我介绍.以促进婴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游戏。点名游戏是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形式。  相似文献   
93.
奶奶做得好     
奶奶从豆豆6个月开始就一直与他在一起,而且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隔代亲。所以豆豆经常会在奶奶面前发点小脾气,来满足他的小私心,但也不是每次都有效。因为奶奶  相似文献   
94.
视频资源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尽管年幼儿童通过视频进行了学习,但在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视频学习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理解年幼儿童视频学习的视角应当从对认知发展的关注转换到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上来,在年幼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理解视频学习,揭示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视频资源不应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社会伙伴。考察视频环境中年幼儿童的学习,应在儿童、他人和视频构成的互动系统中,关注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动态协调。强调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可以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论的建设带来新思路,也可以为视频资源的教育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视频节目的设计与制作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5.
终于回到我从小生长的小镇。空气中飘着一股栀子花香,走过熟悉的曲径来到老家,屋内的家具仍按旧时摆设。穿过大厅走到后院,那口井早已干枯,抚着井边那棵苍老的橘树。恍惚间又一亿起了小时候爬在父亲肩头伸手摘下树冠上那个橙黄蜜橘的情景。  相似文献   
96.
吴丽芳 《文教资料》2011,(9):143-145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指亲子关系、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社交能力、性角色认同等方面的发展。本研究根据1—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具有的一般规律,从具体的教育实践出发,阐述了亲子教育机构在教育活动中促进1—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项原则:教师、家长共同协作促进发展的原则、游戏性原则、操作性原则、个体性原则、愉悦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等。并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可以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和具体教育契机采用情景创设法、操作练习法、环境陶冶法、肯定赞扬法、游戏体验法等方法对儿童进行培养促进。  相似文献   
97.
卢睿 《文教资料》2011,(13):91-93
唐代是采用和亲政策比较频繁的一个朝代。少数民族地区比中原王朝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前往"夷狄之国"的公主们,也就注定要经历一种不同的人生。无论是在风俗习惯、社会交往还是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中原公主相比,和亲公主们都经历着种种考验和问题,甚至是危机和灾难。本文针对和亲公主在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8.
每一位社会中存在的个体都具有社会性,其社会性发展对于个体融入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视障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是不容忽视的。怎样对视障儿童实施社会性教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社  相似文献   
9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标准,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讲道德,讲行为准则,他们习得的往往  相似文献   
100.
刘云梅 《课外阅读》2011,(10):376-376,367
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为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所研究幼儿的实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强其社会性方面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