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6064篇
科学研究   188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23篇
综合类   384篇
文化理论   127篇
信息传播   56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592篇
  2012年   650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受传统理念束缚、认识程度不足、知识体系缺失、教育发展失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遭遇瓶颈。从协同发展视角看,我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亟需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属性,共同承担培育使命,形成整体培育系统。政府层面要强化市场管理制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社会层面需培育高品质消费市场;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员薪酬体系,建设工匠精神激励机制;学校需构建三站互动机制,发挥主体性培育作用。  相似文献   
52.
李寒 《职教通讯》2018,(23):30-35
职业教育是工匠精神的载体,而工匠精神则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中西工匠精神都源于古代的工匠技艺,并不断发展。工匠精神虽无权威定义,而匠技、匠心和匠魂乃其不变的三极。在"工业4.0"时代,在"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担当起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既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培育学生由技而道的工匠精神。具体而言,职业教育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并学习国外经验,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国家和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用与审美的诗性融合。  相似文献   
53.
张渊 《出版广角》2018,(6):58-60
文章分析了黑马校对软件的特长和短处,提出只有在人工校对后,再辅以黑马校对软件来捕捉人工校对不足留下的差错,才能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校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4.
王云建 《教育》2006,(5):24-25
“中国引进西学百年,迄今在技术上还是有相当的成就,在科学上却没有太大的独创。即使在最应当具有科学精神的科研与教育领域中,所谓教者不教,学者不学的现象也随处可见。……长期以来,提倡科学精神仅仅限于‘爱国、无私、献身’等片面的几点,以为科普教育就可替代科学精神的培育。”这是上海师范大学柳延延教授几年前在《科学精神在中国》一文中的观点。这个观点现在来看仍未过时。这么多年来,轰轰烈烈的科普活动时有所见,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作用有限。科普活动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忽视了对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55.
心理学不同流派对良心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若从动机论和效果论的视角来定义良心,"完整的良心行为"既要关注行为者的动机,又要关注行为效果。以此为基础,良心道德教育若想真正唤醒与培育个体的良心道德水平,需要整合"他育"和"自育"两种方式。在个体的稳定人格尚未真正形成之前,宜以他育法为主,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以境育情法、情理交融法等方法提高个体的良心水平;在个体的稳定人格真正形成之后,宜以自育法为主,可以运用内省法、修心法、践行法等方法提高个体的良心水平。  相似文献   
56.
2007年,内蒙古宁城县明德学校由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整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当时,由于来自两所学校,教师的价值取向、教育方法等存在不小差异,另外,由于学生间年龄差距、  相似文献   
57.
人工电梯     
  相似文献   
58.
《教师教育研究》2017,(6):23-28
教师情感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工作中,与学生进行交往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积极情感是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催化剂,丰盈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壤,塑造教师人格魅力的自驱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教师情感的形成既受到教师客体主观方面的影响,又受到教师所处环境空间等客观方面的制约。培育教师积极情感,需要从涵养教师自身和创设情感空间两方面入手。唤醒教师情感意识,从理智认知走向自我认知;激发教师情感意愿,从客观体认走向主观期待;构筑丰盈的校园情感空间,从功利漠视走向人文关怀;营造尊师的社会情感空间,从工具性需求走向价值性回应。  相似文献   
59.
纵观对2006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研究的文献考察,可以发现: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维度日益增多,研究主体越发有针对性。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研究的系统性不强,深度不够、研究的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今后可从系统多元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张惠宁 《文教资料》2014,(35):61-6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加快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迫切需要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分析,探讨了高职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在高职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几条途径,以期对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的贯彻落实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