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1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教育   30058篇
科学研究   2044篇
各国文化   174篇
体育   898篇
综合类   1257篇
文化理论   334篇
信息传播   528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1188篇
  2014年   3184篇
  2013年   2569篇
  2012年   3294篇
  2011年   3577篇
  2010年   2989篇
  2009年   3057篇
  2008年   3392篇
  2007年   2500篇
  2006年   2193篇
  2005年   1994篇
  2004年   2044篇
  2003年   1516篇
  2002年   1102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最近有幸观摩了多位老师的社会课教学,发现不少课或偏重于知识传授,近似于常识课;或偏重于情节分析,近似于语文课;或偏重于思想教育,近似于政治课.笔者认为社会课程是人文课程,社会教材内容所承载的是人文知识,人文教育思想应是社会课程的核心本质.  相似文献   
942.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被古代所公认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教育,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系中,作为“副科”而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世界人才竞争的逐渐激烈,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成为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作为人文基础学科之一的历史教育,以其独特和丰富多彩的学科特点,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3.
“意义”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本范畴之一。从语言学、哲学、逻辑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全方位地挖掘“意义”的内涵。同时,从“意义”的分类及特征着眼,也有助于对“意义”内涵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944.
本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给小学语课堂教学以鲜活特色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概括起来包括:融注先进教学理念,凸现人培植,开启情感认知按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提示了活力化语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特征。  相似文献   
945.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的教育也正向着国际化、网络化、模拟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网络以其巨大的信息量、方便快捷的途径、即时互动的方式、虚拟的环境,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智能化的研究空间,我设计的语文讲读课《海底世界》就证明了网络化课堂教学的优势。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社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给人以亲切热情的感觉。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946.
陈来先生从一个思想史家立场,取径于宗教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及文化学等社会学科的方法,对孔子出现之前的前诸子时代(“前轴心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和阐释;把思想史的起点追溯到殷商之际,描述并解释了三代(夏、商、西周)及春秋文化与后世文化在精神气质上的连续性,呈现了儒家思想及整个诸子学思想发生的文化准备及历史环境;揭示并论证了作为“轴心时代”出现的文化准备,中国“前轴心时代”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文的转向”这一特殊发展模式与品格。从而,为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947.
课堂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呢?一、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时要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同的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总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各学科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制定各学科教学目标时,首先应摆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澄清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关系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建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948.
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高职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成长背景等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课外文化活动的安排、校园环境的美化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49.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关注。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影响。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高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而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大程度上也得到发展,但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推进。  相似文献   
950.
试论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概念,首先,它是针对那种专业设置过窄的教育而言,其次,它是针对单纯的知识教育而言。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我们尤其应当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一个基点,明确两个目标,坚持三条途径,实行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