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7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价值"(value)的原义是"掩盖、保护、加固",实质上是表达人类精神求索活动的内在性与目的性,"价值"的本质不在于对外物的需求而在于人类对自身生命意义的确认."人生"才是"价值"的本质,对人生意义的求索与反思才是"价值哲学"立论的根本.一般价值论研究因在研究对象、方法与观念上存在缺陷而陷入困境,因此应建构具有人学底蕴的"人生价值论",以"人与世界"的追问方式探索价值本质,扬弃"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努力实现人生哲学与价值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52.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探讨民族学校特色创建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形而上学与存在主义的思维方式,可以把“学校特色”理解为学校的精神理念与办学哲学以及学校中存在的“人-人”结构与“人-物”结构,把“民族学校特色”理解为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民族地区特征。建构民族学校特色具有三类重要的教育伦理价值,即形成文化多元共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创新学校教育途径。建构民族学校特色可以采取复杂适应模式,基本环节包括:通过需求分析来确定民族学校的变革愿景;通过系统诊断来明晰民族学校的现存问题;通过结构优化来提升民族学校的系统效能;通过成效审议来调整民族学校的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53.
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但收效甚微,中小学的培养模式不断受到质疑,教育的高投入低产出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痛点,这种高投入的状态包括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家庭对教育的高度期望和学校对教育的高度付出,其直接结果就是在教育对象的身上施加一层又一层地负担,使得"减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符号。究其问题的根源是对教育没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去思考中小学减负问题可以厘清为什么要减负、如何减负、减负何去何从等问题。并通过三个维度即教育本体论、教育认识论、教育价值论的分析去剖析教育的真谛,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教育,从根本上卸掉孩子们的负担与包袱,真正去享受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  相似文献   
54.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使用中,对教材体系进行教学体系的良好转换,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途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教学理路进行梳理,提出了从方法论、价值论与过程论三大方面聚焦教学主要问题,以凸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思想的科学性、价值性与阶段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5.
对以人为本从本体论角度考察,人具有本体地位和性质;对以人为本从价值论角度考察,人是价值主体;对以人为本从终极追求角度考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6.
李勇  李姣 《现代语文》2008,(4):125-126
媒介复制是造成文化和审美泛化现象最为重要的技术性因素.从其价值指向而言,审美泛化酝酿了审美和艺术大众化、民主化的趋向,但其另一层指向则是审美文化因过度泛滥而导致的价值贬损.相反的两种指向体现了媒介复制及其审美泛化现象在价值论层面的文化悖论.  相似文献   
57.
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简要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经济价值论发展历程与主要学术观点,并对主要的价值理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论。  相似文献   
58.
思维价值论     
21世纪的人类生活在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之中。由于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信息产业的快捷通达,促使得原本对人类现实生存与生活起着支配作用的经济学,更加令人感到晦涩与无奈。使得时代的需要与渴望均出现了望梅止渴的尴尬。  相似文献   
59.
中国传统人生论主要有儒、墨、道、法、佛五大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所以本文在探讨的时候,则以儒家为主线,着重阐述它们有关人性问题中的理性,义利问题中的重义,理想问题中的成仁.中国传统人生论在这些问题上都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因此,本文力求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揭示其积极的合理因素,以便我们今天的借鉴与继承  相似文献   
60.
徐国栋同志《公平与价格-价值理论》一文证明马克思主义主观价值论的四条“根据”皆因引用原著失误而不能成立,据此提出的“新价值概念”也不能成为人们接受。相反,经典作家的论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是客观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