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80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99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师范生的自我教育带来了高度的可能性和便利性。自我教育的媒介更加丰富、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教育的平台更加开放。师范生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评估全媒体时代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充当好"导师"角色,沿着专业和职业的发展方向引导师范生的科学地进行自我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932.
2010年1月1日.楚天都市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版。这一次.设置了双报头,强化了对图片的运用,增加了“今日重点”版的数量.实行了分叠的全彩印,标题换用大黑体,版式也显清新俊朗……  相似文献   
933.
虽然媒体竞争早已进入"战国"时代,但要靠一种终端一统天下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时间段内,在人们的信息消费日趋理性并且多元化的情况下,纸媒如能审时度势、剑走偏锋,以独特的思路走非对称发展之路,或许还能自保甚至略有发展。  相似文献   
934.
新时期下媒体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记者的采写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和传播方式。全媒体记者因时代的要求变化,他们从最初简单的采访、写作、编辑工作到如今穿梭于文字、音频、视频之间,同时还要全面掌握和具备摄影摄像、剪辑编辑、线上平台推广等技术及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对记者工作的实际需要。新时期下全媒体记者要通过媒体平台拓宽自身采写思路,探索采写新模式,让采写工作更加具有时代特征,让采写工作更加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使它更加能够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需要,通过他们最熟悉的形式将作品呈现出来,突出时效性、互动性。强化线上的采访活动,并以多元化形式呈现作品,让受众感受到全媒体记者采写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全媒体记者要积极转变思想,创新采写模式,整合采写信息,突出采写主题,让记者所采访的内容更具有可读性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推动全媒体记者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就新时期全媒体记者采写模式的创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35.
全媒体时代,媒体集团运作的复杂程度远超任何单个媒体。这不仅对传统媒体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新闻从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应全媒体时代特点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军队全媒体人才培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36.
全媒体大环境下,电视台为了在越演越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稳步前进,需要实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与变革。基于此,本文就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访形式创新展开了深入分析,期望经过该研究可以为将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7.
全媒体的大潮中,地市级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要想在大潮中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构建自己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宣传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就地市级媒体融合宣传的探索以及相关的实践进行探讨,为地市级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8.
939.
全媒体概念及发展趋势全媒体,顾名思义就是所有媒体。它是指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集大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独立地享有传播资源和传播对象。同样,任何一种资源或资讯都会同几种或多种传播手段相连接。  相似文献   
940.
《中国传媒科技》2010,(5):11-11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数字传媒等在近年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前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乃至中国的传统媒体经营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如何在危机中掌握商机,创造机遇成为摆在经营者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