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德吉 《西藏科技》2008,(1):26-27
本文粗浅地分析了农牧民收入变化、判断了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53.
秋天的声音     
秋天的声音是风的声音,是庄稼成熟的声音,是农牧民满怀喜悦收割的声音秋天的声音是风的声音,是庄稼成熟的声音,是农牧民满怀喜悦收割的声音。我老是有个颠倒因果的错觉:大地上的北方和南方,不是以纬度划定的,而是以风划定的。这次出行,更让我有了实感。通辽  相似文献   
54.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家牧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央这次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人微言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抓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想富口袋,须先富脑袋", "要想实现现代化,农牧民必须知识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培育造就新农牧民作为一项将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措施去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5.
王新格 《小学生时空》2010,(12):F0002-F0002
新疆沙湾县博尔通古乡寄宿制中心学校坐落在天山北麓的金沟河畔。沙湾县于2009年投资一千多元,新建了博尔通古乡寄宿制中心学校。国家在吃饭和住宿等方面给农牧民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架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桥。  相似文献   
56.
农牧民健康档案是卫生保健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农牧民健康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57.
为鼓励、引导我区农牧民走进农家书屋,在全区掀起新的读书热潮,根据中宣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2010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及《关于举办我的书屋,我的家——全国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的通知》要求,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举办以我的书屋,我的家为主题的全区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  相似文献   
58.
中国沙产业良种繁育基地日前落户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此基地旨在深入研究沙生植物种子、种植、采收、繁育等技术,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沙生植物良种繁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此带动沙化土地治理,增加农牧民收入。该基地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规划面积10万亩,是目前建成的我国最大沙生植物良种繁育基地。此基地是由永业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的永业中农沙生植物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畜牧业和农业区域10个嘎查村102家农牧户家庭开展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分析了当地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牧民生计的影响及其适应措施。结果显示,乌审旗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极为脆弱。干旱是乌审旗农牧业区域最严重的气候灾害;气候变化对两个区域农牧民生计影响的脆弱程度不同;农牧民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些过程多数都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限制农牧民适应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匮乏、技术缺乏或落后、水资源短缺;农牧民及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措施,但还不足以应对长期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0.
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民是生态工程的参与者和受影响者,其对生态工程成效的评价、对未来生态工程措施的选择倾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从内蒙古生态工程项目政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研究了1995年至2010年来农牧民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以及鄂尔多斯三个地区的农牧户家庭拥有耕地均大量减少,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投入增加,总体呈现"减产、提效、增收"趋势,其中呼伦贝尔地区以牧业为主,锡林郭勒地区农牧并重,而鄂尔多斯地区牧户减少,打工人口比重增加;食物消费整体上向结构多元化、营养均衡化发展,肉类消费倾向有所不同,与各地区民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家畜干粪的用量正在减少,煤炭、天然气以及电等便捷能源消费逐渐增多。其中,呼伦贝尔地区干粪消费比重仍然很大,锡林郭勒地区秸秆、薪柴消费比重较大,鄂尔多斯地区以煤炭消费为主;农牧民意愿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鄂尔多斯地区、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满意度水平与户均收入高低成正比关系;三个地区多数农牧民对草原生态环境和牲畜养殖抱消极态度,且其下一代倾向于脱离农牧业生产生活、移居至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