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61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915篇
教育   13004篇
科学研究   3604篇
各国文化   267篇
体育   1451篇
综合类   971篇
文化理论   1624篇
信息传播   57686篇
  2024年   641篇
  2023年   2498篇
  2022年   1662篇
  2021年   2184篇
  2020年   1632篇
  2019年   1932篇
  2018年   1347篇
  2017年   1860篇
  2016年   2334篇
  2015年   3564篇
  2014年   5850篇
  2013年   4858篇
  2012年   6629篇
  2011年   6718篇
  2010年   5107篇
  2009年   5018篇
  2008年   5372篇
  2007年   3680篇
  2006年   3010篇
  2005年   2710篇
  2004年   2167篇
  2003年   1978篇
  2002年   1614篇
  2001年   1468篇
  2000年   1022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3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王玮  金萍华 《新闻界》2006,(6):44-45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遭遇的不利情况也越来越多,如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限制、世界多个国家对中国多种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海油收购美国UNICAL石油公司失败、首钢收购秘鲁铁矿后员工的多次罢工、联想并购IBMPC后在美国政府采购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等等。除了国家间政治斗争、国际贸易冲突、商业竞争手段这些因素之外,在这一系列表象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共性因素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管理方面忽略或误用了传播的力量。传播是企业良性运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传播的主体是人.而当传者为中国人.受者为外国人时,传播的模式必然要发生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992.
张家恕 《新闻界》2006,(6):73-74
新闻写作/传播策略指的是为实观新闻写作/传播目的、目标而采用的对策或方案。由于新闻写作/传播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是实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新闻写作/传播策略,主要是针对受众的接受而言,即探讨为了达到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目的而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3.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吴飞  程怡 《新闻记者》2006,(4):42-45
2006年3月11日-12日,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公开与公正-司法与传媒关系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司法理论界、新闻传播理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沪杭两地传媒业界人士共50余人,共聚一堂,探讨了在新的媒介形势下,如何“构建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并针对有关法治新闻报道的实务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995.
去年开始,全国报业广告经营普遍出现下滑趋势,广告客户的日趋理性、广告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报业广告经营体制的日渐老化。使得报业广告经营者面对逐年增加的广告经营指标。深感疲惫和无奈。  相似文献   
996.
李红 《新闻记者》2006,(7):55-56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当前广播电视报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甚至有专家预言:广电报是一种阶段性的报纸,从高峰走向低谷而后消亡,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那么,究竟广电报会不会即将消亡呢?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活动,从传媒功能来说,广电报和其它传媒只要其功能外延不完全重叠,或者广电报的外延没有被其他传媒所涵盖,那就谁也替代不了谁。也就是说,广电报的生存之道在于发挥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功能与效果,并满足受众的需要、得到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997.
毫无疑问,21世纪将是新媒体的时代。当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带着无限的可能性成长的时候,也把一个问号抛向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借用, 共存共赢;怎样改变自己的传播理念和形态,寻找在市场上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对于像都市快报这样的新型主流都市报,这是必须正面回应的问题。而且一切反应,都需要从自发状态进入到自觉状态,在一次次的战术变化中,寻找战略转型的突破口。2005年11月的哈尔滨停水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对新媒体的借用与融合,在延伸传统报道的领域与技术上,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8.
自从短信诞生尤其是在几次突发事件中发挥一定信息传播作用后,传播学界对“第五媒体”的研究和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有学者认为,短信就是“第五媒体”,有学者则认为这仅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到了2005年,手机报的诞生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第五媒体”究竟为何物? 它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何种  相似文献   
999.
吴溜(浙江大学新闻研究所05 级研究生):我曾在《南方都市报》实习。南都的社会新闻做得好在业界是有口皆碑的。当时带我的报社记者是一个有极强新闻敏感的报人,她用最言简意赅的语言告诉我什么新闻会好看: “你想读者关心什么,就怎么写。把话说清楚,文章写完后要删到没有一个废字。”  相似文献   
1000.
沈波 《新闻实践》2006,(7):40-40
一、现场报道的“在场性”现场采访可以让受众感受到主持人采访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一个节目的成败。现场采访有利于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可增强节目的可信性和感染力。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除了串接、引导、传播信息外,在事发现场如果能出现主持人的身影,就能够突出和强化主持人的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