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927篇
科学研究   10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机械制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空间思维能力,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对学生空间思维意识的建立及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2002年,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指导的博士生吴华意的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这是李德仁指导的博士论文第三次入选全国优秀博  相似文献   
23.
随着双语教学理论体系不断地得到改革和强化,师资力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今双语教学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逐渐起到了超越专业课程之外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学生的视角介绍工程制图课程双语的创新教学的实施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制图几乎是所有艺术设计院校中都需要进修的课程,职业学院,特别是艺术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更不适应于普通大学的学习方法。让高职艺术生掌握好制图这个交流设计思想、表达设计结果的重要工具,应该也是一门“艺术”,本文阐述了笔者在教学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在教学内容方面,在传统工程图学课程 体系的基础上,适当缩减纯理论性的内容,如画法几何理论部分,重点突出工程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如组合体和机件的表达方法,并将计算机绘图融合到工程图学课程体系中,引入三维建模的理论,增加产品概念设计的基础性知识;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草图绘制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为目标,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MCAI)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图学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26.
电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目前在我国各类学校中正在迅速发展,如何发扬电教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用电教手段改革制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制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7.
工程制图与AUTOCAD软件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制图与AUTOCAD软件为工程设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就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阐述了它们的重要性和在工程图纸绘制领域里的应用,探讨了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房地产测绘与房产测绘的价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技术在房地产测绘工作中的运用,促使房地产测绘的发展,测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价格发生变化.本文从新技术在房地产测绘的应用分析其价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9.
房产测绘是一项法定测绘工作.我国的房产测绘工作起步较晚,其发展还处于规范建设的起步阶段.房产测绘行为关系到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在目前的房产测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房产测绘质量进行控制.本文结合在测绘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房产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0.
利用立体图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空间概念,轻松得到投影规律、解决组合体和剖视图的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