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7篇
教育   3580篇
科学研究   104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3篇
综合类   280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24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试论我国中小学生的“游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忽视了中小学生的“游戏权”,造成了孩子不幸福的教育生活。因此需要对“游戏权”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辩护,希望以此转变人们错误的游戏观,让我国的中小学生能够在一个支持性的教育环境中快乐的游戏,茁壮的成长。  相似文献   
32.
叶雷 《传媒》2003,(4):14-16
近日,有关南京博物院发掘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三大封国之一泗水国遗存--苏北泗阳大青墩汉墓发掘新闻报道权的风波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对此予以关注.笔者作为南京当地媒体搞文物报道的记者,深深感到:尽管当事各方都出自宣传文物保护的初衷,但从中引出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状况下,媒体如何寻找开掘新闻源的途经,实在有反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提出在竞争情报工作中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分析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竞争情报工作中要善于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开展知识产权研究。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从许多中外数学家感兴趣的“物不知数”问题入手,引出同余式,并简单介绍同余式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对同余式在具体问题中的求解给出具体的方法,在“千年难破”密码问题中,同余式应用得到延伸。  相似文献   
37.
隐匿权的本土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权概述所谓隐匿权就是记者保护信息来源的权利 ,即未经提供采访报道等新闻材料的人的允许 ,新闻工作者有权不予透露消息来源给第三人。隐匿权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性质的特殊性。隐匿权既是一种权利 ,也是一种义务。对提供消息来源的人而言 ,记者是基于信赖关系和职业道德的不暴露义务 ;对第三人而言 ,记者是基于新闻自由和信息自由的不暴露权利。二、主体的特殊性。作为隐匿权的主体 ,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具有特殊性。大众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从人际传播中逐渐演变而来又自成体系的信息交流方式。现代人从大众传播过程中获取更多…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无论是在电视、广播中,还是在报纸、期刊上, 明星绯闻可谓屡见不鲜。与此相对应,围绕明星绯闻的新闻 纠纷和新闻诉讼也日渐增多。只要稍微留心一下相关的媒 体,我们就会发现,明星和媒体间的关系好好坏坏聚聚散 散,你方唱罢我登场,悲剧闹剧竞相上演,构成了现代社会 一道独特的社会景致。和任何公民或法人与新闻媒体发生 侵权纠纷以后最终的解决准则一样,明星与新闻媒体的侵 权纠纷最终解决的依据也只能是法律。但是,由于明星作为 公众人物,他们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范畴内,与普通公民 相比,有着独特的地位,因此,对明…  相似文献   
39.
会议献是科技人员了解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取得科技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较详细地介绍了查找会议献的方法和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0.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6,(7):27-27
剩余浮力物理学概念中子虚乌有的东西,钓鱼人却信了,所谓信则有之。在还没有人开讲《钓鱼物理学》之前“,剩余浮力”还会继续“妖言惑众”,因为到目前为止它的支持率居高不下。浮标的标示杆还没有沉水中,怎么会产生浮力?既然不产生浮力,剩余又从何从谈起?不过到现实中看一看,还真怪了,挑选浮标第一看造型、问材质,比较后认定“这支浮标的浮力大”;第二掂重量、看标尖,结论是轻的,空心的浮力大;第三查外观、看涂装,外皮薄而韧,不渗水的,浮力变化小。如果时空倒转,阿基米德复活了,也好上了钓鱼并用物理学的眼光去选择浮标,或许就用不着我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