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5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学习·研究·服务·发展郭永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伟大理论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教育学会正是在这大好形势下于1979年4月12日成立的。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了学会第一届领导班子名...  相似文献   
7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提出新时期工作重点的转移包括教育的思想;(二)提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思想;(三)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人才的思想;(四)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本文为路甬祥于1998年12月3日中国科学院举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20年前的12月18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永远值得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次全会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周围,以史无前例和举世无双的伟大实践,取得了巩固和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74.
作者根据上海师范大学20年来的深刻变化,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上海师大获得了新生;使全校学习邓小平理论蔚然成风;思想观念获得了解放、更新;党的建设得到了改善和加强;教学、科研、规模和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事实雄辩地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对全国而且对上海师大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7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理论研究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研究中冲破了许多禁区,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启动点:对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观点提出质疑;现代教育理论的确立;教育主体论。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针;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国化”,既要有外部条件,又要有内部因素;它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教训,经过20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并在实践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刚从动乱,僵滞中清醒过来的中国引上了改革发展的光明大道,使中国在短短的20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长足发展。作者通过长期主编《山西师大学报》的丰富实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理有据地论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78.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开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使我们走出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误区,成为中国追赶世界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为中国人民树立起了新的宏伟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战略方针,说明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在社会主义的地基上进行,必须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的弊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改革是一场革命”的道理,更进一步认识到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途径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基本任务,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在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其中,“不折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笔者看来,2009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如能做到“不折腾”,就是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8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如果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前后两个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时间.目前关于如何评价这两个30年的关系问题,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