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2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32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1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世纪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根本性任务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就提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42.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思维模式不仅反映人的性格和精神,而且反映人的化修养、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教师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构建现代思维模式,提高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3.
《湖北教育》2002,(23):1-1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4.
完成好国家计划的政策性考试任务.是我们人事考试工作安身立命之本。2005年人事考试任务更加繁重.计划项目增加到33项。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精神.以严肃人事考试考风考纪为重点.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加强考场一线管理为抓手,全面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确保各项政策性考试工作安全顺利实施:以人事考试“四化”建设为核心.着力提高人事考试管理与服务水平:以树立品牌为目的,积极推进人才测评和社会化考试工作:以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与考核为手段.全面提高人事考试的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5.
十六大《报告》的主线是“三个代表”,灵魂是创新。《报告》不仅是我国21世纪建立小康社会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光辉典范。《报告》在实践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三个代表”,在实践的范围和结构上更加广阔更加科学,在认识的内容和方向上进一步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报告》的思想性和认识作用,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向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46.
十六大报告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政治指导;是把大学生造就成为德才兼备,成为大师、专家的科学文化指导;也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蕴涵着能够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特点的价值取向;报告全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对法治的理解与追求,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图景、丰厚的理论资源与不竭的精神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最大多数人——人民群众获得更高层次全方位思想解放的武器,是中国人权得到全面实现可靠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48.
党的“十五大一以来,私营企业主阶层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证明私营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六大”指明,“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明确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相对的“异质”性;在社会转型期,还必须对私营企业主阶层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合理规范其政治参与,正确处理其与党和社会各阶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2003年12月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正式启动。“创争”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不断提升工人阶级队伍整体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得到全省上下广大干部职工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全省各级工会采取丰富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