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83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教育   10875篇
科学研究   10984篇
各国文化   187篇
体育   1591篇
综合类   1047篇
文化理论   385篇
信息传播   8493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630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590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1152篇
  2014年   2598篇
  2013年   2070篇
  2012年   2649篇
  2011年   2774篇
  2010年   2404篇
  2009年   2312篇
  2008年   2137篇
  2007年   1797篇
  2006年   1509篇
  2005年   1365篇
  2004年   1265篇
  2003年   1058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675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运用专利地图对煤矿瓦斯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煤矿瓦斯检测技术正处于发展期,专利申请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该领域专利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创新主体以煤炭行业高校为主;新技术特征较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建议抓住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强化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在提高专利数量的同时提升质量;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突出技术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以及集成化、多功能化、微功耗无源化、高精度及高可靠性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992.
“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时代的热点,文中在创新的视角下,研究“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融合机理,分析“互联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效果,采用了熵权-灰色关联度模型,选取2013年、2015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数据,对“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融合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总体融合程度较好,“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融合状况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互联网+”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的省份关联性更强。从时间维度上看“互联网+”的创新提升效果有增强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创新转化与“互联网+”的融合水平较高,创新投入和创新支撑与“互联网+”的融合水平相对较低,“互联网+”主要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和转化提升其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郝敏  陈伟强  马梓洁  张超  甘建邦 《资源科学》2020,42(8):1515-1526
铜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关键金属。中国长期以来进口“六类废杂铜”和“七类废杂铜”两种废碎料来冶炼再生铜。本文基于海关贸易和有色金属工业统计数据,利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铜废碎料贸易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①2000—2015年,中国累计进口铜废碎料实物量6680万t,其中含金属铜约2000万t,占同期国内再生铜累计产量的56%;②相比利用铜矿石生产精炼铜,利用进口铜废碎料生产再生铜在非生物性资源消耗、温室效应和人体毒性等方面减少了一系列环境影响,同时累计节约铜矿山投资成本约580亿美元。然而,进口的“七类废杂铜”在带来资源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区域性环境与健康风险:一是进口低品位铜废碎料中夹杂大量有机物,在拆解和熔炼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二是部分工业园区和小企业在工艺、技术、空间布局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引发了局部地区较为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因此,建议辩证和全面地认识铜废碎料进口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在坚决禁止进口“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电线、电缆和五金电器”这些“七类废杂铜”的同时,继续利用进口“六类废杂铜”作为重要的铜资源,以降低中国对原生铜矿石的依赖以及造成的采矿和原矿冶炼阶段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刘阳  谷征 《今日科苑》2020,(1):50-56
人工智能在知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对阅读产业产生了多重影响。在阅读内容生产方面,人工智能推动了阅读内容的加速生产,提高了写作效率,使内容生产实现定制化、批量化,使写作内容更具前瞻性,也提高了选题命中率,节省了内容审核成本;在阅读产品传播方面,人工智能推动了阅读产品的精准传播,实现阅读内容的精准推荐和广告的定向投放;在阅读服务方面,人工智能推动了阅读服务的智能化,优化了购书体验,浓缩了阅读内容,创新了阅读内容的表现形式,降低了阅读门槛。人工智能与阅读产业融合的同时,也显现出技术壁垒、创新意识缺失等问题。阅读产业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在阅读产品功能与传播模式上的创新,带来更加便利的阅读享受。  相似文献   
1000.
高技术产业集聚在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之间关系研究方面大多忽视空间、时间因素。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际空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误差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明显,地区间差异较大,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高技术产业集聚能有效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人力资本、对外开放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