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228篇
科学研究   675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257篇
综合类   113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15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档案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模式.我国台湾地区在数位典藏的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论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台湾地区数位典藏发展历程,研究数位典藏在档案部门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为大陆地区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2.
我国出版市场正在掀起一股童书热,面对快速增长的童书市场需求,通过引进版权书来迅速增强出版社的供给能力是出版社常见的经营策略之一.本研究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个案,探索出版社如何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引进版权图书助推自身品牌建设、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并提出引进版权可能产生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3.
周浒 《东南传播》2018,(1):35-37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解严之后,坚持现实主义的影像记录活动重新回归到纪录片实践的舞台,社会题材纪录片为台湾民众重新打开了认识社会现实的窗口。本文从行动主义风格的角度切入,对台湾社会题材纪录片进行研讨。通过研究发现,基于行动主义的立场,台湾社会纪录片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对社会公共议题有着深度思考与介入。此类纪录片的出现与传播有效维系了台湾社会空间的公共性,为其它华语地区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4.
自近代以来,台湾社会在受到日本殖民影响、国民党威权统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等,不仅调和了本土与外来文化,又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因社会环境、消费习惯、媒体报导等的影响,通过冲突、包容、结合等方式产生了不同的亚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不同的亚文化团体。笔者通过对搜集到的近些年来台湾青年亚文化相关论文资料的整理解读,从五个方面介绍和评述了台湾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现状,发现台湾青年亚文化研究总体呈现出后亚文化理论中多重混杂、文化影响相互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5.
台湾电影的艺术成就被公认斐然.近30年来,台湾影视作品以精致独特的拍摄手法和多样的题材在华语文化圈掀起热潮.随着两岸影视合作不断涌现利好政策,两岸影视产业交流进一步增强.但台湾影视在华语文化圈的传播过程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56.
成都籍寓台学者王叔岷,受巴蜀文化"重道"和"俗好老庄"传统的影响,以毕生精力聚焦于庄子研究,对台湾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庄学"弘扬,尤其是对缝合长时期孤悬海外的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裂缝以及推进台湾地区的文化归根,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文化以儒道互为表里以及中国人骨子里属于道家的现实,王叔岷的"庄学研究",就成为20世纪现代中国文化建构中极其珍贵的内容积淀。老庄道家的"真人"、"真性"、"无待"、"独化"等"至人"最高境界和生命终极目标的追求,可以救治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桎梏生命活力的弊病。《庄子》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合一"思想,对今天的环境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亦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陈諝 《文教资料》2011,(7):132-134
与台湾地区相比,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影响面有限,工作缺乏规范,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及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台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我们借鉴先进理念,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完善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8.
陈复兴 《师道》2011,(9):51-52
“几十年来每谈到台湾教育的种种弊端,从教育当局、校长、教师、学生与家长,每个人都感到无奈,好像大家都陷入一个巨大的蜘蛛网中,欲振无力。”这是黄武雄对台湾教育现实的描述。  相似文献   
59.
<正>微课程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因此把微课程称为"一分钟的微视频"戴维·彭罗斯)。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台湾教育专家张静然认为,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5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也有专家认为,中小学微课程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8分钟最为适宜。育专家李玉平认为微课程要做到内容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镜像理论"的两个层面自我/他者、主体/幻想对台湾青春偶像剧里主角的心理特征及其建构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主体应保持阿甘式的简单生活和自我独立。同时也指出,银幕如镜子,观众之于剧中主角,犹如自我与镜像,观众既可从主角身上获得想象性的满足,主角亦可影响观众价值取向,创作者应利用这种机制实现影片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