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7026篇
科学研究   103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84篇
综合类   351篇
文化理论   95篇
信息传播   211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723篇
  2012年   803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多元投资模式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本文论述了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主要形式,分析了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提出了合理解决冲突的原则。  相似文献   
82.
世界已迈进网络时代,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的档案馆,正面临着各种新的需求和挑战,档案馆作为信息密集单位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所履行的社会职能正朝着发挥更新、更大范围的作用而变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档案信息服务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这是信息服务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适应信息利用的广泛的、动态的信息需求的需要,也是实现档案工作根本目的的需要。因而,当前讨论和研究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问题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一、拓展收集空间,加强馆(室)藏建设 加强馆(室)藏资源建设是提高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工作重点.档案收集工作更是如此,它要紧紧围绕当今社会的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利用为目的,不断拓展收集空间,及时把握收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将档案馆(室)资源建设工作向前延伸,使档案资源结构在时空上实现合理布局,使档案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终达到档案信息资源永久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
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扩大了其研究对象,深化了其研究内容。这对于认识图书馆学“公益性”和“经济性”的不同见解是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85.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社会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琼 《津图学刊》2004,(1):45-47
网络信息给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带来诸多变化,文章分别从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参考咨询的内容、服务方式及对象、馆员素质等方面论述了参考咨询工作的社会化特征,并就如何适应其社会化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86.
刘朝晖 《图书馆》2004,(2):68-69,79
作为人民的终身学校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大力开展社会读书活动,本文介绍了常德市图书馆开展社会读书活动所收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7.
中国影视节目制作社会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对中国影视节目制作的社会化来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如果单从国家产业政策层面着眼.也可以说.这一年是中国影视节目制作社会化名正言顺的开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2003年中国影视传媒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局.而这一变局将从根本上推动中国影视节目从制播一体化向制作社会化转变。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政策、体制、手段、方法等方面分析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军事情报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相似文献   
89.
9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物质明与精神明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政治艾明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要建设先进的政治明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开拓创新、积极稳妥地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力量来建设更高程度的民主。而互联网在平等性、直接性、公开性等方面,都能达到民主所要求的最高程度,这必将使其成为推动政治明建设、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