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教育   12444篇
科学研究   182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74篇
综合类   323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45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1056篇
  2011年   1072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1075篇
  2007年   862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649篇
  2003年   705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学生物学》2011,(11):53
为推进素质教育下的高考改革,帮助2012年参加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本刊特在2011年8月发行主题为"学业水平测试研究和应对"的增刊。该刊特别适合高中生物教师和高中学生订阅,是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72.
针对生物新课程改革,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设计和实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深入浅出、设计新颖,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践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73.
以西华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实践课的教学评价方案为例,对建立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了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74.
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试题讲评的主要目的。科学的试题评析应注意加强解题方法指导、细化逻辑分析过程、强化概念运用能力、归类分析讨论试题,切实提高试题讲评的效率,从而真正达成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结合课程观察与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就试题评析中如何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5.
运用直观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应当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全部认识过程中。  相似文献   
76.
《中学生物学》杂志是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面向中学生物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杂志,创始于1985年。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师范教育专业的在读学生等。  相似文献   
77.
反映最新学业水平测试动态凝练多年命题经验为推进素质教育下的高考改革,帮助2011年参加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本刊特在2010年8月发行主题为"学业水平测试研究和应对"的增刊。该刊特别适合高中生物教师和高中学生订阅,是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78.
蒋丽莉 《生物学教学》2011,36(10):79-79
人教版生物学课本《分子与细胞》从高一开始开设,许多教师第一堂课在匆匆介绍完自己后就开始了新课的教学,但这样的安排不仅浪费了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好机会,还会在课堂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低效教学。  相似文献   
7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学科教学应主动承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转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关注生命的自然学科,具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因此,需要基于生物学科系统构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0.
生物学概念是人类认识生命世界的思维形式,是习得生物学重要命题的基础。先从概念的内在要素分析入手,通过定义分解、例证举要理解概念;再利用图示分析法揭示概念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概念图的形式,使概念组织化、结构化,从而达到复习概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