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教育   6705篇
科学研究   2242篇
各国文化   65篇
体育   1093篇
综合类   439篇
文化理论   93篇
信息传播   186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1051篇
  2008年   2304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91.
王丹晖 《新闻爱好者》2008,(12):129-130
20世纪末出现的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时至今日,互联网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其发展势头非常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6月底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到2.53亿。互联网在信息沟通、娱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互联网也不能例外。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良冲击,这些影响包括网瘾、黑客、病毒以及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9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17分钟后,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2分钟后发出中文简明消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地震消息,同时开展了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受众传送灾情,报道救援情况。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及3月的“西藏事件”,新闻媒体在这次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93.
新闻摄影,从其本质和特征看,属于人类掌握世界方式中的实践——精神层次,通过这种审美表达,传递着人们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的认知。并通过对这种认知的认可达到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广大新闻摄影记者不畏艰险,深入灾区第一线,拍摄了大量的新闻图片.正是这些图片将已经过去的灾难定格为永恒。成为历史的见汪,同时也给我们生者以无尽的思考。笔者将这螳新闻摄影图片依据其各自不同的情态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就像五张面孔,展示着抗震救灾的全貌.成为历史的典型瞬间。  相似文献   
94.
袁媛 《新闻爱好者》2008,(11):51-5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其灾情之重、影响之大震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95.
王平 《新闻爱好者》2008,(10):25-26
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由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所著的《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中指出: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又称公共新闻(Pubhc Joumalism)或者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malism),是公民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96.
当人们正在纷纷议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日渐被新兴电子媒体挤压得似乎失去了往日光辉的时候.“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使传统媒体在历史性特大灾难新闻报道中,再次凸显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展现出超强的能量和功效。在手机失去信号、讯息中断、道路不通的瞬间,传统主流媒体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于众声喑哑处放送出超强的主旋律——人的生命之音。  相似文献   
97.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面对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灾难,媒体报道第一次有了有关信息公开的法规的支持。这与以往有很大不同,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国内灾难事件的报道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理,送审、“宁慢勿抢、准确第一”、报道内外有别等原则,使得灾难报道谨慎有余而透明不足。  相似文献   
98.
“5·12”,一个黑色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汶川,所有中国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震动,更是心灵上的巨大悲怆。  相似文献   
99.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全国大部分媒体对汶川地震做了大量新闻报道,较之于以前历次的灾害性报道,它完成了从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的演变,信息传播呈现出时效快、透明度高和立体传播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新闻管制尺度的适当放宽和策略的转变。新闻管制的进步,带来的是媒体强有力的报道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0.
所谓“人本意识”,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换言之,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