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897篇
科学研究   26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72篇
综合类   62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5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创办于1973年。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她一步步由稚嫩走向成熟。2000年和2004年连续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和2002年蝉联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定的“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4年被华北八省、市、自治区(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7个旗县,110个乡镇的人才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我区人才资源短缺的原因,针对人才资源匮乏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储备人才相当必要.  相似文献   
6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的视野不应囿于教材的范文,而是要潜心研读本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潜在的教学资源,积极的加以吸收和利用。如:美丽的自然景观——成吉思汗庙、阿尔山温泉等;再如:历史文化——自治区成立时的“五一”会址、蒙元文化等;这些都是教师习作指导的丰富素材。实践中我注重习作指导内容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64.
1.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知道各民族是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65.
11月26日,全国内地西藏班办学和教育援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等在会上发言。周永康、徐才厚、热地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延东主持。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财政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在全国内地西藏班办学和教育援藏工作20多年来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34个先进集体、19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民族教育》杂志荣获“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称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负责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副省长、副主席以及有关部门的同志共2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6.
《宁夏教育》2007,(11):F0002-F0002,I0001
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多次召开党组会、中心理论组扩大会和全体干部大会,学习传达党的十七大精神,动员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  相似文献   
67.
《广西教育》2005,(4A):F002-F002
近日,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3月18日,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余益中给全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作形势报告。余益中从广西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形势切入.论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号召全厅党员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明确责任,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8.
69.
伊犁技师培训学院(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79年9月,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伊犁州国家第四职业技能鉴定所、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职业培训先进单位、2006年8月经宙批成立技师培训学院,是一所集学制教育、短期培训、  相似文献   
70.
一幅壮锦     
1.从前,在一座大山山脚下的茅屋里,住着一位壮族老妈妈,她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一起生活。老妈妈的壮锦织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织壮锦卖钱过活。2.这一天,老妈妈在圩上卖完了壮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画。画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还有花园、果园、池塘……老妈妈拿着画爱不释手,当即就买下了它。在回家的路上,老妈妈高兴地想: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