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9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教育   58170篇
科学研究   3409篇
各国文化   563篇
体育   3638篇
综合类   2215篇
文化理论   848篇
信息传播   8398篇
  2024年   283篇
  2023年   1180篇
  2022年   929篇
  2021年   909篇
  2020年   784篇
  2019年   859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765篇
  2016年   900篇
  2015年   1750篇
  2014年   4905篇
  2013年   4668篇
  2012年   5678篇
  2011年   6044篇
  2010年   5317篇
  2009年   5253篇
  2008年   8171篇
  2007年   5004篇
  2006年   4211篇
  2005年   3997篇
  2004年   4288篇
  2003年   3885篇
  2002年   2490篇
  2001年   1880篇
  2000年   1337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元曲作家普遍地具有隐逸情怀,或是表现为宁静淡泊,或是表现为放荡不羁,但总体上都表示出对功名的不屑,对自适生活的向往。这种隐逸情怀的大量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3.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礼”与“虚静”进行研究,揭示了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旨在启发太极拳练习者健全精神,完善人格,促进其技术的发展、技能的发挥,并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特殊意义、内涵 ,探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国家队军训     
从3月2日起,国家围棋队(30岁以下)分两批前往北京昌平总参训练场进行为期5天的军训,常昊九段、周鹤洋九段、古力七段、孔杰七段、胡耀字七段等棋手均参加了此次军训。  相似文献   
56.
杨荣良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20(4):48-48,F003
在证书会考中实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2000年增添了以技能操作为主的劳动技术考查,更深化了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的教育理念是“绿色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57.
智商和情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我国教育界长期只重视智力因素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观念,造成了大学生的情商低下。本文就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进行探讨,认为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58.
圈操器械技术运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文献资料、图像解析、统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对近3届奥运周期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圈操器械技术的运用趋势与规律作了较深入的探寻.结果表明,器械技术在成套动作中的数量与类型大幅增加;在与不同类型的身体难度动作结合中呈现出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59.
解祥梅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2):49-50,5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全面贯彻实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0.
英国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诗歌与戏剧的魅力有目共睹。由莎翁的诗作与戏剧,戏格“惩恶扬善”及戏剧理念,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莎士比亚活在他的戏剧里,戏剧的隐秘即他精神的隐秘。莎翁对人性的痴迷和对自身人类的反省与批判,使其作品在人道、神道与反人道的矛盾间徘徊,所幸莎翁的宗教固执并不强烈,因而他的神道信仰大都消融在他的人道实践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