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教育   2803篇
科学研究   644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179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1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公共图书馆报刊文献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丽华 《图书馆论坛》2008,28(2):136-139
通过对哈尔滨市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430住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1)公共图书馆的报刊读者对象及其基本构成;(2)读者对馆藏报刊的阅读利用情况;(3)读者对馆藏报刊的满意度;(4)读者对馆藏报刊订购意见和建议.据此,为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满足报刊读者阅读需求,做好读者信息服务工作以及报刊的订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2.
程巍先生的文章《为林琴南一辨——"方姚卒不之踣"析》(见《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9期)发表后,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拙文《重析"方姚卒不之踣"的乖谬及其论争意义》(见同刊2008年1期,以下简称《重析》)发表后,程巍先生又发表了《"方姚卒不之踣"案的大政治和小政治——兼答郭德茂先生》(见同刊2008年2期,以下简称《兼答》)。程先生积极执著、务实求真的精神令我感动!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同意见正可以通过相互商量切磋,乃至驳难针砭,才可以逐步明辨是非,进而推动学术进步。而程先生认真积极的学术态度,正是当下我们应该倡导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43.
对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的基本概况,并以国内公共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为具体实例,分析了该馆盲人阅览室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4.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日前通过东方网发表一封公开信,感谢网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近8000条意见、建议和问题。俞正声真诚地说:网友建言献策中提出很多真知灼见,其中不少是我们以前不了解或感触不深的。(见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5.
2005年末,网络青年胡戈的恶搞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名噪一时。此后,涌现出《春运帝国》、《闪闪的红星》等大批以颠覆性、讽刺性、无厘头、反传统为特征的网络恶搞。网络恶搞日益作为一种媒介景观进入文化研究的视野。网络恶搞:反精英话语的游击战术如今,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已经不是几个精英阶层的意见领袖可以随意左右  相似文献   
46.
于丹在央视读经典、谈<心得>,突然蹿红,并引发国人读经热潮,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于丹读经典,人们读于丹.一些"沙发土豆"、"鱼丸",将于丹的读解奉为真经.到底是不是真经?十博士和朱维铮先生等人已经有过不同的见解了.而这些正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中汹涌的意见似乎更"热"了于丹.  相似文献   
47.
高校学报编辑信息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高校学报编辑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编辑等审稿专家的审稿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审稿速度和效率,节约了审稿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论文发表慢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学报编辑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多没有充分应用,有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好一些的编辑部,多局限于文字编辑处理和电子邮件服务,  相似文献   
48.
在学术传播活动中,学术论著的评审工作非常重要,这种评审工作并不仅仅是编辑和审稿专家及读者的事情,其中“作者的自我评审其实颇为重要,因为一个严肃的作者是论文所涉及的学术领域的重要专家之一,其所作的关于创新因素与创新水平的自我评定是重要的评判依据。”[1]然而,长期以  相似文献   
49.
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多侧面、多环节、多层次,头绪很多。总编辑着重抓什么?总编辑要审稿、改稿、定稿,责任重大。但是,总编辑首先是领导者、管理者。审稿、改稿、定稿,也带有审核把关和监督管理的性质。作为领导者、管理者,总编辑抓编辑工作要着重抓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问题,而且要带  相似文献   
50.
专家的评审意见对期刊稿件质量的评判尤为关键。在现行的三审制度下,编辑部与评审专家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表现为由于隐藏类型而造成的逆向选择,以及由于隐藏信息或隐藏行为而造成的道德风险。有效搭建专家与作者之间沟通的平台是一个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可以作为提升审稿质量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