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教育   20463篇
科学研究   3797篇
各国文化   56篇
体育   7600篇
综合类   1890篇
文化理论   284篇
信息传播   3676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664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826篇
  2014年   2636篇
  2013年   2560篇
  2012年   3162篇
  2011年   3390篇
  2010年   2914篇
  2009年   2935篇
  2008年   3680篇
  2007年   3088篇
  2006年   2084篇
  2005年   1883篇
  2004年   1434篇
  2003年   1039篇
  2002年   830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高校体育行为习惯是健康的基本条件。它的形成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由外在压力转化为兴趣变为内在动力,使学生对运动产生依赖性,把体育运动编入学生生活程序当中,就是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体育教学要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使教学目标由过去的“增强体质”向“增进健康”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方面转移。对学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讨,旨在为学校体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爱因斯坦说过:“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如何,人总是要凭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过时代和社会,走自己的路。”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应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扶发幽微,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司法部、农业部、化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安全监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务院法制办等12个部门联合开展。这项公益活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党建知识进校园计划、法律知识宣传计划、健康指导计划、安全教育计划、食品药品安全指导计划、禁毒教育计划、勤工俭学计划、关爱乡村教师计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5.
996.
针对这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全面的论述人类的居住生存的环境,并提出建筑环境防止“SARS”疫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德国人叔本华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斯言确矣。比如,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给国人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我人生的老师,使我对“活着”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具备自尊、自信、乐观等积极情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其次要相互沟通读书感受,最后还要写读书札记。  相似文献   
999.
为失败而笑     
李敖 《阅读与鉴赏》2002,(10):45-46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说:“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压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痛苦啊。”乙说:“我当然痛苦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另一面,就是,这个乙倒是个实际的人。他虽然无情,却很实际。碰到意外,他先检查实际的损失,这是极端小市民的境界。一个相对的故事是写孔夫子的,一个地方着了火,孔夫子只问人受伤了没有,不问马受伤了没有,“伤人乎?不问马。”这种境界,是极端大圣人的境界。当然,孔夫子所以有这种境界,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马不是他的。如果马是他的,他也许像小市民愁西装一样愁起自己的马来。  相似文献   
1000.
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以颁布两年多,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下是本人在学习新课标中的一些认识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