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340篇
科学研究   218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374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承志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表现为其作品的意象群落的殊异性;其创作主体以人自身理想为准绳,表现为春作品的意象群落的排它性;随着他疾丑扬美的理想及螺旋递进的人生观的不断成熟,表现为其作品的意象群落的整体性及其指向性。  相似文献   
52.
朱自清的《背影》中除了背影这个意象外,还蕴含着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即曾出现过多次的“泪水”意象。  相似文献   
53.
意象是诗词意境的重要构成单位,在古诗词中有着特殊位置。意象既不是物本身,亦不是心自体,而是二者互孕共生的产物,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完美融合。"鸿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作为客观物的鸿雁,经过诗人独特的人文体验与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意蕴。本文试从建构类型上将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进行分类,并分析探讨其各自蕴含的丰富寓意。  相似文献   
54.
诗歌中一个重要的创作手段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怀。中英文诗歌在意象的作用、营造手法、选择意象之物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但由于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表述时所选择的意象之物又不尽相同。从诗话角度出发,通过对中英文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与中西美学的不同呈现出同一态势。  相似文献   
55.
庞德《在地铁车站》的意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3年,在阴暗潮湿的巴黎协和地铁车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充满了喧哗、混乱和骚动。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穿梭于人流之中,眼睛在一张张飘忽而过的幽灵般的面孔上扫视,心中一片空旷迷惘。突然,就在一刹那,一个亮点闪现了,是一张婴儿的笑脸!又一张——那位女  相似文献   
56.
王坤 《青年记者》2016,(8):68-69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达更注重即时性与便捷性,以城市为主题的微电影也开始在中国大量涌现.微电影以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能生动展示一个城市的景观全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与城市意象. 城市微电影传播的优势 微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城市意象的传达,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第一,由于微电影时长的限制,创作者在画面与语言的选择上都较为简单,而且它的表意符号具有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世界通用法则,因而人们往往可以通过某个城市的影视文化来直观地认识与了解这一城市的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57.
被抹上了“荒凉”底色、背后时刻感受着“惘惘的威胁”的那样一种月光的意象,构成了张爱玲作品“恐怖的月光”的“传奇”,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不仅源于她童年情绪中不幸的情感体验,也是她在港战中对人生的悲凉体验,其后有许多作家受到她的影响,月光的传奇仍在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58.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东西、古今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以诗人对文字的特殊敏感,从东西方广阔的诗学土壤中吸取养分,从个人的历练中提升宽广的境界,造就了诗人独到的诗歌品格和美学特征,即纯粹的诗艺追求和独特的美学创造。  相似文献   
59.
在海子的诗歌中,“大地”、“麦地”、“麦子”、“村庄”、“太阳”、“远方”、“河流”等一系列意象豁人耳目,形成一个自足的意象系统。这个意象系统有着相对稳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系列,即:家园系列、远方系列、太阳系列。这三个系列构成了诗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象征,成为生命的蕴涵及其承载。  相似文献   
60.
王礼 《大学时代》2006,(4):35-35,21
根据教学实践体会,阐述了风景画的意象美感的培养,意象美造型的规律,意象美表现的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