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94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古人云:“感人心,莫先乎情。”一篇好的作应有血有肉,或感情丰富细腻,或豪爽大气,发自肺腑,开启心扉,触动人的脉搏,震撼人的心灵,这样才能有心灵互动,感情共鸣。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作中必须写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语言字表达出来,渗透情感,强化感染力。无论是写人、叙事、绘景、状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因此,能否以情织是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2.
汪中求先生《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一则案例颇为耐人寻味: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上海新亚集团搞了一个"荣华鸡"与之对抗。但短  相似文献   
83.
烛火 《职业技术》2006,(5):48-48
去年下半年,本地一所高校的几个外贸专业大学生到某公司实习。实习结束时,请示总经理后,部门经理将其中的小王同学留了下来。为什么独独把他留下来呢?原来,这个小伙子几个特别的细节之处打动了经理的心。  相似文献   
84.
将潜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和其它学科一样,遵循着一个酝酿、孕育和发展的过程,经过众多科学家的艰苦探索,不断地实现由潜到显的转化的客观规律.能使学生的智力潜能、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地开发,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5.
基于成败归因倾向与知识转化模式理论,构建失败归因、经验-知识转化模式、后续创业意向关系模型,对珠三角地区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展开调研。研究发现: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的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对其后续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定性归因对其后续创业意向提升并无显著作用;失败归因均能促进探索式和利用式知识转化,但只有探索式知识转化在失败归因与后续创业意向间起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利用式知识转化的中介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项羽、刘邦是秦汉时期楚、汉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领袖人物,二人事迹在司马迁著的《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中蝉联,形成鲜明对比,清楚地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因果关系,向世人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和生动形象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87.
高职院外语学习者学业成败自我归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定量的方法,对一所高职院学生学业成败自我归因模式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学生多种归因并存;2)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和学习动机弱的学生在归因上存在多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归因特点,本文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以期促进学生的积极归因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
孙瑛 《山东教育》2009,(1):45-46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从小事做起,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我们越来越发现“细节”对于工作的重大意义:教育教学中蕴涵细节,孩子的生活管理离不开细节,特殊孩子的教育需要细节。细节对于教育具有特殊的魅力。下面我就采撷三个片断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89.
全国部分名师上示范课,研讨“语文课堂从效率走向文化”,听后感受颇多。最大的感受是,能否正确处理课堂的各种细节问题,决定着这一节课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句话,细节处理是否得当决定着语文课的成败。  相似文献   
90.
前几日,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的《上海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差距》一节,文章中告诉我们只是因为几个细节的问题,导致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后,成本要远远高于由德国人设计的上海地铁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这虽然是个工程问题,却给予我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