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706篇
科学研究   77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2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态势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专利文献计量方法,从定量角度比较分析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的国际态势,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对中国和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产出趋势以及主要国家的专利竞争态势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同时探索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先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美国和日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产出大国,中国近年来在新兴产业公开的专利数量急剧增长,个别产业专利产出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美国和日本,但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美日企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2.
我国传统制造业通过嵌入GVC加工制造环节,实现了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为避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再次陷入"俘获式"成长困境,需要分析新兴产业攀升产业链高端所应采取的技术突破路径。本文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创新方式进行了研讨,通过对昆山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创新特征数据的统计和计量发现:新兴产业的创新广度具有开放性特征,其在融入GVC的同时,更倾向于借助NVC的创新资源;而传统产业创新合作对象呈现单一性,即主要依赖于GVC的"链主"。再次,新兴产业的创新方向具有互补性特征,且具有较高主动权;而传统产业的创新多依附于GVC链主的低端单向培训,且处于被动地位。最后,新兴产业的创新深度具有突变性特征,且能取得核心技术;而传统产业多具有技术依附特征,因此较易遭遇技术封锁。因此,本文提出为推进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应促进官产学研结合、强化与NVC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加大与GVC上跨国企业的互动式创新,促进新兴科技成果的共享和转化,以助推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03.
从产业发展史来看,各时代都有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理论分析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战略产业演化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内外因素的推动下逐渐演化为主导产业。结合产业演化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对英国汽车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回溯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产业的初级阶段,其生命周期因受产业内外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表现出"增长─放缓─增长"、"增长─停滞─增长"或"增长─下滑─增长"的震荡期。研究结果还表明产业外部环境、政府扶持、产业创新、产业平台、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培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演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相互协同共同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主导产业的成功演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04.
海洋新兴产业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点领域,代表着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目前福建省五大海洋新兴产业已蓄势待发,但仍存在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规模较小;海洋高新技术人才紧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福建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海洋新兴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05.
如何建立对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的分类支持体系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梳理和明确了战略性基础研究的概念,总结了国际上支持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存在的对战略性基础研究的支持缺乏顶层设计、资助对象不明确、持续稳定支持不够等突出问题,并提出设立独立的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组织和实施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的主要力量、建立指向性项目支持与机构稳定拨款相协调的双轨支持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王莹 《职业圈》2014,(24):68-68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酒店业对各酒店的管理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战略性管理理念的应用,帮助酒店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足,是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探究了战略管理对于酒店发展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酒店行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以期为酒店行业的战略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7.
<正>我国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举足轻重。最近十年我国机械工业取得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为各国之首,一批重要产品居世界首位,开发了一大批各行业急需的重大新品,满足了国内建设所需,部分缓解了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状况,出口结构明显改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大型机械企业集团发展迅速,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提升,结构调整出现加速,转型升级初见效果。我国机械装备制造大  相似文献   
108.
<正>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科技孵化园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孵化区),是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配套科技园区。园区主要通过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  相似文献   
109.
中央把云南定位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云南必须抓住发展机遇,利用资源,选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云南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生物、光电子等一批优势产业.实施“桥头堡”战略,将云南推向对外开放前沿.要制定发展目标重点和举措,推动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刘秋雁 《职业圈》2011,(5):51-52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