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01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1584篇
教育   79666篇
科学研究   41892篇
各国文化   145篇
体育   13645篇
综合类   4401篇
文化理论   704篇
信息传播   19290篇
  2024年   598篇
  2023年   2104篇
  2022年   1214篇
  2021年   1796篇
  2020年   1975篇
  2019年   2009篇
  2018年   1182篇
  2017年   1750篇
  2016年   2458篇
  2015年   5306篇
  2014年   12716篇
  2013年   10055篇
  2012年   11250篇
  2011年   13112篇
  2010年   10808篇
  2009年   11038篇
  2008年   11881篇
  2007年   9807篇
  2006年   7929篇
  2005年   8059篇
  2004年   7484篇
  2003年   6375篇
  2002年   4877篇
  2001年   3840篇
  2000年   3248篇
  1999年   1323篇
  1998年   865篇
  1997年   798篇
  1996年   749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482篇
  1993年   393篇
  1992年   515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284篇
  1989年   36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其次阐述了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然后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的实际应用流程,旨在通过对高效英语教学当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分析,为相应的英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26.
《新闻界》2019,(6):10-16
5G技术是一项注定要改变世界、改变传播领域的边界、基点、要素、结构及其机制与规律的革命性技术。本文探讨了5G等新技术所引发的媒介范式的革命,考察了算法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特性,进而分析了今天的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强调必须用复杂性范式去认识和把握,而制度性的包容和必要的自由度是未来传媒发展的社会保障。文章以"微版权"的创新为例,强调互联网的"微革命"时代要求我们善于进行一系列的"微创新"。文章提出,解决新技术形式所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的关键,不是对某个内容推送的个体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是重在完善社会信息供给侧的结构性多元与丰富。文章最后指出,传播学科未来发展的不二法门是建立在跨领域基础上的学科交叉与研究协同。  相似文献   
2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新工艺不断更新,BIM技术在国家推广下逐渐普及并大力发展。针对博物馆施工过程中结构复杂多变、专业多、工期短、体量大等问题,本文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博物馆施工的BIM技术应用为案例,介绍了BIM技术在大型博物馆施工项目中土建、钢结构、管线、砌体的全专业三维模型深化设计,提高了项目精细化、信息化、协同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8.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新能源汽车成为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领域,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分析1+X证书制度及研究现状,阐明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重点探讨1+X证书制度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9.
系统法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表现为对系统法学基础性问题的深层关怀 :系统方法的生存权和局限性、计算机技术的极限和数学的不完善性、对“技术统治”的疑虑和组织性排异以及面对科技 ,对权利何以自处的担忧。机遇来自于“网络中国”的现实性要求、中国及其法制系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系统科学向“复杂性”研究的转向。改变被动地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局面 ,发现法制系统自身的系统论 ,并为系统科学作出贡献 ,应是系统法学的崭新目标。  相似文献   
30.
郭宝洪 《武当》2003,(9):16-17
懒扎衣拳式是太极拳拳理中“太极生两仪”中的第一仪,它上承金刚捣碓拳式,下连六封四闭拳式,是陈式太极拳的代表拳式之一。该拳式亦能完整体现陈式太极拳的技术风格和技击特点,是非常值得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探讨研究的拳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