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945篇
科学研究   9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289篇
  2011年   1327篇
  2010年   1211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157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数学课程标准》多次提到“体验”二字,足见“体验”这个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真正获得必需的体验,教师就应当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发展有助于奠定学生人格基础与学业基础的数学教学活动、策略与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谋求数学学习的全新体验。  相似文献   
992.
赵云峰 《广西教育》2008,(34):48-4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一章中特别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总体目标中,又把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列入其中。可见,学生数学思想的获得,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重视的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3.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数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数学教学的理念都在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应当坚持与发扬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的优势,正视与改进其不足。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一些关系,把握平衡。  相似文献   
994.
“数学文化”教学的认识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数学文化”的强调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实践新课改,体验新课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数学文化”的认识和在教学中的实施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995.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系列中,有“不等式选讲”这一专题,很多省市在新课程实施中,都将这一专题纳入选修开设的行列.柯西不等式是指:  相似文献   
996.
高中新课程在江苏、广东等五省实施已有三年多了,在肯定新课程的同时,教师教学任务、学生课业负担偏重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遵循数学教学规律,切实提高数学课程改革的质量,是我们每一位关心课改的数学老师要认真反思与研究的问题.通过深入课堂与教师、学生的广泛交流,通过与兄弟省市有关专家的多角度探讨,通过与课程专家和教材专家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如何正确认识新增内容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科学处理好新增内容与其他数学内容的和谐关系,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真正体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尝试数学创造,激发他们进行数学创造的热情,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2008届高三毕业生自初一到高三的中学学习阶段,一直都是在教育改革的“新环境”中度过的.2008年的高考既是考生三年高中学习后的升学测试,也是六年新课程的一次终结性检验.因此,2008年高考怎样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数学考试历年来是社会、家长、老师、考生“最为担心”的学科,这一方面是因为考生的临场状态会较大地影响着考生成绩,另一方面是试卷的难易程度会较大地影响着考生成绩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999.
估算对学生发展数的认识,培养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都提出了要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提出了“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学段提出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够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值范围。下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一、二学段(小学阶段)的要求,谈谈自己对估算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00.
刘淑华 《河北教育》2008,(10):44-45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起点和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的种子,《数学课程标准》将提出问题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正向评判指标。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看,相当一部分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确立培养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价值取向,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并勇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