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67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课堂文化是课堂中师生的行为规范、思维习惯与价值追求等的综合体,是课堂教学的土壤与灵魂。古今中外,所有的名校名师都会根据所处的时代条件,打造出独特的课堂文化,如手脑相长的课堂文化观、主体的课堂文化观、人本主义的课堂文化观等。深入研究各种课堂文化观,破解其密码,对于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创建课堂新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陈序经的文化观是他全盘西化论的理论基石。陈序经认为“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时代,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结果和工具”,他还强调文化的世界性和中国文化的惰性。从文化的定义、文化的世界性、文化的惰性三方面对陈序经东西文化观进行考察,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内心的苦衷,澄清人们的误解。  相似文献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整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化观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影响并指导着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9年至1935年,是有选择地批判传统文化阶段。第二阶段,从1936年至1940年,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传统文化观。他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清算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辩证法因素,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三阶段,从1941年至1949年,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阶段。在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指导下,党的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毛泽东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启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文化服务人民大众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4.
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克服以往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危机,倡导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价值观和文化观三个基本维度,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艺术院校作为当代文化体系中精神领域的培养系统,艺术院校的学生应当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先锋。文章试图通过论述当代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校园文化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探讨如何构建有艺术院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6.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人文精神的载体.其建筑设计应追求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人性化的空间艺术、自然无障碍设计理念等生态文化观.并遵循节约、灵活、实用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出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文化的和谐交融.  相似文献   
27.
东亚是"非西方文化区"。在欧美,普遍认为工业化、现代化就必须是"西化",因为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无缘。这次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重了西方的这一倾向,甚至置疑"东亚模式'能否成立,至少是这个模式已终结了。果真是如此吗?东亚经济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28.
王国宝  张敏 《兰台世界》2007,(3S):57-58
李大钊作为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和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不仅在中国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以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忻了中国传统化、近代西方化及其相互关系,而“化调和论”又是李大钊中西化观的延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数学活动的整体性和数学发展的历史性都表明,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主要表现在它的符号语言的简洁性、思维方法的独特性、数学美的高雅性、发展的时代性和精神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3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和谐文化观。其中和谐思想始终贯彻在各个发展阶段,和谐文化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