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继承了哈布斯堡家族血统的查理五世同样继承了这个家族称霸欧洲的野心。在德国宗教改革之时,查理五世成为德国皇帝。拥有广袤领土的查理五世无心关注德国内部事务,而是觊觎欧洲。在对外战争取得胜利后,又试图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查理五世这种一统宇内的思想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德国的宗教改革。  相似文献   
18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的哺育和支撑。为此.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机遇。 新农村教育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婆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渠县从县域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要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建立一种升学与就业兼顾、普职融通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让农村教育真正姓农;宜宾县一中则就农村普高面临新任务如何主动调适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期给新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子“人”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达到改造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目的。 新农村教育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教育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孵化器.学校是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地.应该根据发展新农业的要求.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他们的综台素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示范者。为此,宜宾县柳嘉职中通过推广项目、联系村社、帮扶农户。开展“送知识、送技术下乡”等活动.扩大学校服务“三农”的影响力;宣汉县毛坝职中则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打项目。做“活”、做好“牛”文章。通过培训“星火带头人”、建立科技服务网点、组织学生“科技赶场”、帮扶科技示范村(户)等活动。大力传播新知识、新技术.带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这些地方和学校的实践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新农村教育只有在积极服务杜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才能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3.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医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进行西医传播的历史概述,论述了在西医传播的过程中,近代医学教育体系随之形成,它既区别于中医传统教育的模式,又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有所调适,形成了建立在医学基础理论之上的近代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积极而有效的,对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4.
晚清基督新教盲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吝建平 《培训与研究》2007,24(4):99-101
晚清新教入传中国后,传教士们发其悯心,以基督博爱胸怀,设学办校,救济盲人。以盲文教习盲人识字,又授之以各种技艺,实现其生活自养。尽管以传播宗教为主旨,但这项活动本身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首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5.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美国对华外交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传教士来华,主观上多具有虔诚的基督新教“使命感”,希望把“普世”信念带到中国;客观上却从属于美国对亚太的政策,传教士来华活动对美国认识中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近代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中,许多人直接地参与美国对华外交决策,这些决策中既体现了美国外交中的“现实主义”思想,服从于殖民政策,又具有“理想主义”的基督教“普世”倾向。  相似文献   
186.
在欧洲中世纪一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基督教会统治着思想和文化。关于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史学界存在着偏见,只强调对立、冲突的一面,而不提相互关系、影响的一面;只批评基督教阻碍科学的发展,而没有认识到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兴起曾发挥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7.
14至17世纪是西欧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疯狂的物质利益追求,导致人们普遍的精神信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市民文化与新教不断调整、相互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变革时期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终极关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8.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作文”系列品牌图书规模宏大,品种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的迫切需要,在基础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已成为作文图书之林中一个闪亮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9.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不朽功绩在于他创立了完整的教育学体系,在教育领域完成了哥白尼式的变革,开辟了教育理论发展的新纪元。夸美纽斯不仅认识到人文主义教育和新教教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而且能“扬”二者之长,“弃”二者之短,创造性地将二者融会与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实现了对二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0.
近十多年来,对基督教(新教)在华活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视野更加扩大;而且由于吸收了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研究手段亦呈多样性;与国外学界的交流对话也日益增多.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