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2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书籍交流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日之间持续了上千年,汉籍东传日本则是和汉书籍交流的主体。《武备志》成书于1621年,是明末清初东传日本的一部重要的兵学著作,通过和汉史料的记载,特别是通过《西湖二集》中一条新史料的发掘,笔者认为,考证《武备志》东传日本的时间当在1628—1631年间,由江浙海商通过私人海上贸易的方式,经由琉球传入日本。本文的最后考察了和刻本《武备志》,并注意到清末和刻本《武备志》回流中国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52.
王聿发 《现代语文》2006,(10):39-42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把"歇后语"分为两种类型:"原来的歇后语"和"新兴的歇后语"①."原来的歇后语"就是"藏词",这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新兴的歇后语",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歇后语."新兴的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口语性语句,也有人叫"缩脚语"、"俏皮话"或"引注语".  相似文献   
53.
明末清初时期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既要有名妓的才貌与风情,又要有闺秀的贞节与才智;这样的女性在现实中难以觅到,因而早天的才女被神化,这样能被男性在精神上拥有。因为凡人与女神有恋爱的传统,并且通过与世俗化女神——名妓之间的真实接触,男性在神化的才女与世俗化的神女(名妓)身上得到心理与实际的双重满足。  相似文献   
54.
余怀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终生未仕,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尤擅诗文。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许多著述未能刊刻流传。本文比较详尽地评述了余怀的生平事迹,全面系统地考证了余怀著述情况。  相似文献   
55.
张能鳞,生于明末,入清后考中进士,历任浙江仁和知县、江苏提学、四川巡道等官。任官期间,以教养为先,禁异端,崇孝弟,兴教化,颇有政绩。治学以程朱为宗,著有《儒宗理要》、《诗经传说取裁》、《孝经衍义补删》和《青齐政略》等。一生所做官职不高,学问也没有多少独创之处,但他将自己的理学思想运用到治民的政治实践中,“以经术饰吏治”,可谓是称于职守的“循吏”。  相似文献   
56.
潘国平 《寻根》2021,(2):15-18
广州"蕃坊"和蕃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唐宋元时期广州海外交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征诸文献,以往有关广州"蕃坊"的论著,多以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辑录的《投荒杂录》"顷年在广州番坊,献食多用糖蜜、脑麝,有鱼俎,虽甘香而腥臭自若也"的记载,认为"蕃坊"最早见于唐代房千里《投荒杂录》。  相似文献   
57.
明末清初私修史书中,有大量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历史评论,从君臣责任到制度反思,史家从不同方面反思明亡教训,这成为明末清初私家修史一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张岱写的一篇小品,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有人说它是“诗的小品,小品的诗”(吴战垒《散文名作欣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实为公允。这篇文章写了在连续下了三天大雪后,作者晚上独自到西湖湖心亭看雪及在湖心亭与客饮酒的经过,重点描绘了西湖的雪景,把白雪笼罩下的西湖描绘得淋漓尽致。静中有动,寂中有声,生动活泼,清新简洁,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西湖雪景图。结尾的“痴”字,写尽了作者及二客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相似文献   
59.
明末清初,科技著述呈现一片盛状。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因,也有"西学东渐"的外部影响以及中国士大夫的实践因素。  相似文献   
60.
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体现竟陵派诗学审美主张,在明清之际遭受到主流诗学批评家的激烈的抨击,主要集矢于四个方面:立论偏狭、亡国之音、错谬百出与评点主观偏颇。而同时,非主流诗学批评家对《诗归》颇多回护之辞。明末清初士人对《诗归》的评议,是一种值得引起关注的诗学现象,体现了明清之际诗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