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4篇
科学研究   20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5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申玺朝  吕玫  郭春荣 《北京档案》2006,(11):26-27,37
2005年10月,我们朝阳区档案局依法对区属某委所属某单位丢失会计档案的违法行为给予了行政处罚.这是我们在<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修改后办理的第一起行政处罚案件.  相似文献   
12.
娱乐化是新闻媒体的主动选择,正因为如此,就可以放弃:放弃在直播中配放的音响效果,放弃奇异的背景设置,少用点突兀的蒙太奇手法,牺牲一点广告,不要让法官和当事人的脸变形--这对媒体不会有大的损失,却能赢得法官的配合与许可.如果得不到法官的配合与允许,记者就不能充分报道庭审过程,从辛普森案民事诉讼到杰克逊案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樊斌 《新闻知识》2006,(10):13-15
一、引言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我国没有出现过新闻诉讼案件。即使有新闻纠纷,也都是经过行政机关如新闻媒介的上级主管部门加以解决,或新闻单位和有关单位和个人私下解决。几十年来,我国的新闻机构基本是由机关报和国家电台、电视台组成的,不少新闻机构习惯于充当“工具”“喉舌”,受众也习惯于从其中找结论。如果有谁对新闻机构的报道有异议,那就说明你是敌对阶级。在强大的国家新闻宣传工具面前,个人和其他法人组织是不能提出异议和质疑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新闻机构没有摆…  相似文献   
14.
谢玉盛 《视听界》2006,(2):92-93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国的媒体侵权案件数量已达5000多起,而且还在逐年上升;在这些侵权案件中,记者或媒体的败诉率达70%以上。这是一组令人警醒的数字。新闻媒体如何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过程中避免新闻侵权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逐一探讨。“内容”侵权舆论监督如果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在舆论监督中,新闻报道一定要公正、客观、真实、准确,要用无可辩驳、无可非议的事实来说话。然而,从已发生的新闻侵权案件看,绝大多数案件都是由于虚假的新闻报道引发的。虚假的新闻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上的故意,是作者为了获…  相似文献   
15.
目前,郴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全力整改执法服务突出问题,效果明显。针对提篮子等非法中介比较突出、窗口民警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该支队从内部民警的管理抓起,要求窗口部门的每个民警都要向组织人事部门写出一份不与非法中介相勾结、不提供非法中介以方便、不故意刁难群众等内容的保证书并且在车驾管办证大厅、检车大楼等位置安装四套监控装景。针对城区“两抢”案件抬头的问题。该支队从加强巡逻防控入手,要求直属一、二、五大队要将50%以上的警力投入到路面上,特别在旅游景点加大巡逻密度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打击犯罪,弘扬社会正气,新闻媒体常常报道一些案件,以此来鼓舞人们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案件的报道引出的纠纷并不少见,媒体当被告时而有之。笔者作了五年的政法记者,也曾在新闻报道中发生过一些问题,遇到过一些纠纷,对如伺避免纠纷,笔者谈一点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杨帆 《记者摇篮》2006,(4):27-29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新闻侵犯名誉权的诉讼案件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人民群众同新闻机构打官司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这种趋势从总体上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公民已经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但从个别案件来看,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当事人对什么是新闻侵犯名誉权,什么是正当的舆论监督分不清楚,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由于新闻法尚未出台,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寻找新闻单位在报道中的一些失误,通过诉讼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三是有些人想利用法律关于保护名誉权的有关规定作为…  相似文献   
18.
刘玲 《新闻爱好者》2006,(4S):24-24
近年来,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被报道对象以新闻侵权为由推上被告席的事件屡见不鲜。新闻侵权案件的增多,体现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法制观念的增强,但是却给新闻界带来了很大压力,成为新闻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造成新闻侵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引起新闻侵权的直接诱因看,与新闻的“真”和“假”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向德才 《天津档案》2006,(12):16-16
由于县市档案行政执法部门位于档案执法工作的最基层,接触的大多是对档案法律法规不甚了解的基层机关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县市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在其档案执法活动中。需要进行现场说法的场合很多。回答档案法律法规咨询时需要现场说法;调处档案事务纠纷时需要现场说法;实施档案法律法规检查时需要现场说法;调查处理档案违法案件时需要现场说法等等。这些档案执法事务性或业务性工作看似平常,但是要达到应有的目的。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也有很多讲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2006,(6):79-79
5月15日电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对4家报社记者站记者以新闻报道为名,向基层单位和群众敲诈或诈骗财物的违法违规活动发出通报。通报严肃指出,这几起记者涉嫌敲诈或诈骗案件,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新闻出版行业的声誉。要求各地有关管理部门和各报社针对记者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纠正,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