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教育   536篇
科学研究   89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气候变暖不仅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它甚至还让地球变得躁动不安。2010年可谓全球地质灾害频仍的一个年份。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强震在太平洋上引发了海啸;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同一天,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烟尘迫使多国机场关闭……8月7日,我国甘肃省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多人遇难。这些地质灾害恰好是在全球  相似文献   
132.
现在不断有人说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全球气候并不单是在变得越来越热,而是地球表面温度差异越来越大,夏天高温区扩大,而冬天低温区扩大;高温值越来越高;低温值越来越低。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在所有的星球演变过程中,行星阶段  相似文献   
133.
Nature     
《科学中国人》2011,(5):62-62
国际化学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协会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之际,提高公众对于化学的认识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中国新闻周刊》2011,(44):12-12
11月22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约束性目标。包括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等。预计到2020年,中国单位G13P温室气体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  相似文献   
135.
韦蒂 《今日科苑》2011,(20):72-74
频发的地震灾害,让很多人"谈震色变"。前一段时间有网友称,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上空发现所谓的"地震云",甚至将拍摄到的照片传到了网络上,引起网民恐慌。而长期以来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干旱是地震的前兆之一,那么气候的变化究竟与地震的发生有何关联呢!气候异常预示地震?"气候异常的原因有多种,地震孕育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震和气候异常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6.
刘彩红  朱西德  白彦芳 《资源科学》2011,33(7):1236-1241
利用1961年-2009年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水文资料及同期该流域气象资料,研究黄河源区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模型,并根据气候模式输出数据,经降尺度处理生成的未来气候情景,对未来黄河源区流量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近49a间,源区气温呈波动上升态势;蒸发量显著增大,年均降水量没有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振荡。源区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气温及蒸发的变化相关关系显著,近49a年来,由于气温的持续上升导致径流蒸散发损耗超过降水量的补给,源区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预测未来两个时期2020s、2050s,源区年平均流量分别为593.61m3/s和525.11m3/s,较气候标准期1961年-1990年分别减少14.9%和24.7%。  相似文献   
137.
什么想法会改变我们对于周遭世界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呢?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刊发文章,罗列了诸多能够真正改变世界面貌的科学进展和科学想法,近距  相似文献   
138.
短讯     
《科协论坛》2011,(10):38-38
8月12日,廊坊市科协、市文明办、市气象局共同举办了“廊坊市气象科技馆”共建共享揭牌仪式。气象科技馆占地近120平方米,主要分为专业展板区和参观体验区两犬部分。专业展板区对廊坊市域的气象站网分布、气候资源、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利用、行业气象、  相似文献   
139.
张优  程明今  刘雪薇 《资源科学》2021,43(3):601-611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消耗量大且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逆向分布,大宗煤炭铁路运输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不容忽视。由于铁路机车的技术应用存在时空异质性,因而有必要从生命周期视角解析煤炭铁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异特征,探索减排潜力。本文在构建煤炭铁路运输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LC-GHGEs)核算模型的基础上,量化1999—2017年3类机车的省级LC-GHGEs因子,刻画LC-GHGEs的总体变化趋势与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①随着西北电力机车工作量占比大幅提升与西南水电的大力发展,西北、西南铁路运输的LC-GHGEs因子呈显著下降,而华北、华东呈略微上升,省际差异逐步缩小。②1999—2017年,煤炭铁路运输LC-GHGEs总量首先呈现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经历2002—2011年的煤炭“黄金十年”后开始迅速下降,然后在2017年再次上升。自2002年起,电力机车替代内燃机车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贡献者。③内蒙古替代山西成为LC-GHGEs贡献最高的煤炭输出省份,重点输出省份的西向转移加剧了煤炭铁路运输的温室效应。煤炭铁路运输LC-GHGEs在输入省份的分布较为分散,钢铁生产大省的贡献较为突出。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机车技术升级、能源结构调整、调运系统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降低煤炭铁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0.
野生动物疫病暴发成因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疫病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各国的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是导致野生动物疫病频发的重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改变了疫源动物、媒介及病原生物的分布区和栖息环境,为野生动物疫病暴发、流行和侵入创造了条件。人类活动加剧增大了疫病在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之间交叉感染的概率和疫病传播速度,加大了疫病暴发、流行的风险。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野生动物疫病重大挑战,亟待加强和完善我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监测、预警、干预和防控能力,服务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