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教育   1261篇
科学研究   137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根据固原县水利水保“十五”及2015年发展规划和固原县水资源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固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安阳市水资源十分缺乏,且在开发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从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安阳市水资源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43.
从GIS技术的角度入手,结合水资源管理的自身特点,对建立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44.
45.
河北省咸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平原是严重缺水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河北平原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河北平原同时也藏有大量地下咸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成水资源,是解决河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问题,从河北平原咸水分布、储量及咸水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咸水的优势与意义。  相似文献   
46.
提升用水品质、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取得了显著效益,为沿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但由于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工程供水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采取相应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用好用足南水北调水资源,充分发挥中线工程效益,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宜业宜居生态城市,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7.
《治黄科技信息》2006,(5):17-18
8月20日~2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水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与会的1500余名代表无不为当前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忧心忡忡: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已经数月滴雨未下,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重庆,那里正遭遇着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而另外一些地方却水患肆虐,造成数千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48.
张勇 《地理教育》2003,(4):73-73
目前,从全球来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据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水资源脆弱国、水资源紧缺国和水资源贫乏国,按此评价法世界上有46~52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人口达28~36亿人)缺水.  相似文献   
49.
河北省水资源危机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 ,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河北省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地下水超常开采、水污染严重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通过论述人工增雨的科学性,国内外一些实践证明的有效性及在赤峰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增雨的可行性和关键点,提出了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赤峰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方式,以此希望能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为缓和干旱做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