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421篇
科学研究   26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伯努利方程是流体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方程,对流体的研究,不仅要知悉流速与截面的关系,还要进一步了解流体的流速和压强关系。伯努利方程原理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例如通风机工况点选择,流体的空吸作用等。粘性较小时,方程实质上表现为流体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当粘性较大时,必须对其修正。  相似文献   
52.
在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训练题: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1),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相似文献   
53.
高中物理第一册关于伯努利方程的演示实验 :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中间 (图 1 ) ,向漏斗吹气 ,会把乒乓球吹跑吗 ?实际正好相反 ,乒乓球会贴在漏斗上不掉下来。图 1该实验看似简单 ,但是 ,选择漏斗不当就无法做成功。笔者曾看到一位物理老教师把乒乓球放在倒置漏斗中间 ,使尽全身力气用嘴向漏斗吹气 ,就是不能让乒乓球贴在漏斗上 ,尽管他吹得脸红脖子粗 ,还是没有做成功这一实验。原因何在 ?向漏斗吹气可以用嘴吹 ,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来吹 ,漏斗口和锥度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笔者选用多种规格的普通漏斗 ,用不…  相似文献   
54.
山东招平断裂带大磨曲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amoqujia gold deposit, discovered recently and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Zhaoping fault zone, is a large altered rock type deposit.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and discuss its metallogenic implications.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fall into four ranges: 310 ~350℃, 230 ~270℃, 160 ~ 200℃ and 110 ~ 150℃ ;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stages of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processes : coarse grain pyrite~milk white quartz stage ( I ), smoky gray Au~bearing quartz~fine grain pyrite stage ( 11 ) , Au~bearing polymetallic sulfide~quartz stage ( III ) , and quartz~carbonate stage ( IV ). Ore~forming fluid is with low salinity and low density, ranging from 1.4 WtNacl% to 13.6 WtN~cl% and from 0.48g/cm~ to 1.03g/cm~ respectively. The inclusions are dominated by H20 and CO2 in gaseous compositions, and Na + and K ~ in positive ions, SO~~ and CI ~ in negative ions of liquid compositions. Au~S complex is the major form for transportation of gold. The pressure varied from 260MPa to 340MPa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CO2~bearing inclusions at the early mineralization; the fluids are rich in SO~~ and Na ". The pressure is 26 ~49 ~ 105 Pa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aqueous salt inclusions in late mineralization, the inclusions are rich in CI~ ( F~ ), Na~. ~$18Oqu~,zis 10. 64 ~ 12.68%0, and the corresponding ~518 OH2o and ~&D is -5.44 ~ 6.47%0 and -95.52 ~ 106.48%o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studies about compositions and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of inclusions, it is evidenced that ore-forming fluid is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 in early period, but affected by meteoric water in late.  相似文献   
55.
李颖  肖珊 《现代情报》2019,39(2):111-120
[目的/意义]为解释知识问答社区用户分享知识时的情绪和体验,从PAT模型(Person-Artifact-Task model)入手,探求用户自身特征、社区的工具特征、知识共享任务特征对心流体验产生的影响以及心流体验与持续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关联。[方法/过程]论文以百度知道社区的活跃用户为调查对象,回收205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问答社区用户自身特征中的技能水平、感知控制力、兴趣,社区工具特征的互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任务特征的挑战性对其心流体验的产生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降序排列,依次为感知易用性、技能水平、感知控制力、互动性、兴趣;用户产生的心流体验越强,其持续参与知识共享的意愿越强;心流体验在除了清晰目标之外的其他6个自变量与持续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强化用户粘性、激发兴趣、提升互动等方面探讨对知识问答社区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Crystalline and melt inclusions were studied in garnet, diopside, potassium feldspar, and sphene from the garnet syenite porphyry of the carbonatite-bearing complex Mushugai-Khuduk, southern Mongolia. Phlogopite, clinopyroxene, albite, potassium feldspar, sphene, wollastonite, magnetite, Ca and Sr sulfates, fluorite, and apatite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crystalline inclusions. The melt inclusions were homogenized at 1010℃~1080℃ and analyzed on an electron microprobe. Silicate, salt, and combined silicate-salt melt inclusions were found. Silicate melts show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in SiO2 concentration (56 to 66wt% ), high Na2O + K20 (up to 17wt% ), and elevated Zr, F, and Cl contents. In terms of bulk rock chemistry, the silicate melts are alkali syenites. During thermometric experiments, salt melt inclusions quenched into homogeneous glasses of predominantly sulfat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no more than 1.3wt% SiO2. These melts are enriched in alkalis, Ba, Sr, P, F, and Cl.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licate and salt melt inclusions in minerals of the garnet syenite porphyries indicate that these rocks were formed under influence of the processes of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magma separation into immiscible silicate and salt (sulfate)liquids.  相似文献   
57.
轴向柱塞泵流体噪声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降低轴向柱塞泵流体噪声为目的,围绕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数和轴向柱塞泵配油盘结构对产生流体噪声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降低轴向柱塞泵流体噪声的措施进行了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对轴向柱塞泵配油盘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柱塞腔内高压油与低压油切换时避免高、低压油突然串通而造成的压力冲击所产生的噪声,是降低轴向柱塞泵流体噪声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1956年10月,李静海出生在山西省静乐县。他的青少年是在家乡度过的。苍朴雄伟的吕梁山,蜿蜒绵长的汾河水和望不到边的黄土地,这古朴的乡情铸就了他吃苦耐劳、坚毅踏实、胸怀坦荡、诚恳热情的品质。早在学生时代,他就酷爱读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是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深受师长的称赞。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几次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59.
姜莹 《科学中国人》2007,(11):110-113
专家档案陈衍景1962年生,1980-1990年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12月-1995年3月先后在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做博士后;1995年留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讲师,同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遴选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获茅以升青年科技奖;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起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导师;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6月起兼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导师;2006年7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973计划"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2011年),同年9月晋升为北京大学教授,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导师资格。长期从事矿床学和区域成矿学教学和研究,发表大量论著,7次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根据秦岭等地的实际研究,突破国际流行的"碰撞不成矿"的错误观点,首先提出并以大量事实证明了碰撞造山(或A型俯冲)体制的成岩-成矿-流体作用(简称CMF)模式,即:①俯冲板片变质脱水、熔融作用形成流体和岩浆,导致仰冲板片成矿分带;②碰撞造山带构造热演化的3阶段性决定了成岩-成矿-流体作用的3阶段性;③挤压向伸展转变阶段的减压增温过程是大规模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爆发期,使成矿总滞后于洋盆闭合50Ma左右。CMF模式已被广泛接受(SCI他引>200次),已用于我国各碰撞造山带的成矿研究和找矿。曾在登封群内发现石牌河不整合,解体登封群、太华群;将早前寒武纪花岗绿岩地体划分为C型和O型,提出O型地体富含金矿;借助配位化学理论建立了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演化的氧化还原模式;在国际地科联增设2.3Ga分期界线之前,发现2.3Ga地质环境突变事件;发现我国2.3-2.0Ga碳酸盐碳同位素正向飘移现象。现专于陆陆碰撞体制的流体-成岩-成矿作用研究,开拓造山型银、铜、钼等矿床类型的识别和研究。  相似文献   
60.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10(4):335-336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研究员冲破了30多年来经典磁场重联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概念,创建了涡旋诱发重联理论,并与北京大学濮祖荫教授等合作,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研究磁场重联开辟了新的途径。该项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