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23篇
科学研究   7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8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新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数字化技术、全球化浪潮、WTO、多元化、后现代等与新世纪同行的热点问题纷纷进入成人教育的理论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成人教育的研究内容,同时也对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站在历史的新阶段,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新世纪的成人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32.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新课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力求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并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课改全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教师原有的观念和教学行为,它对教师的方方  相似文献   
33.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酝酿教育改革.英国为了复兴经济,培养人才,在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育改革.英国教育改革经历了由"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过程平等"再到"教育质量平等"的变革过程.英国教育改革给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5.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制约。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使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成了很多语文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海想     
不过是一个清闲平淡的早上,慵懒的人们还在沉溺于香甜的梦境。通透的日光从天的一角如水地流泻,温润地流转在酣睡的露珠上,宁静的车道上,翠绿交错的树杈上,投射下斑斑点点的光影,倒影出模糊柔和的浅纹,享受着清晨时分独有的从容娴静。我赤着脚,漫步在水域与大地的分界线,海浪时时轻拍着小腿,脚趾陷进细沙,伴唱的  相似文献   
37.
为了在信息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来,推出自己针对教育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在给教育带来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这里介绍几个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项目。  相似文献   
38.
二十世纪下半叶.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机械制造工业发展开始转向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数控机床为基础,国际上称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三次技术改造浪潮。该浪潮由经济发达国家率先发起,我国也不甘示弱,急起直追,在机械制造工业中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39.
当前,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如何引导教师队伍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目标变成现实,对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来说是一场智慧的考验.学生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处在这次改革浪潮的核心地位,教师工作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决定这次改革的成败.本文就教师管理层面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管理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40.
在承认城镇化是特殊历史阶段必经之路的前提下,分析了伴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作为全球化浪潮的城市化在21世纪中叶的中国必将全面实现。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冲突,认为目前经济结构大调整是中国城市现代化以城镇化上升城市化的契机,提出重组乡镇企业产业布局、发挥地区工业聚集效应、农业规模经营及其产业化、“政府推动型”与“社会安全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