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3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该流域氨氮污染源排放现状及氨氮水质污染情况分析,采用流域总量控制方法,以流域水环境氨氮容量为前提,从处理技术可行性及经济能力可能性做出流域氨氮总量削减污染防治方案,达到漳州市环保局2005年初对平和县环保局下达花山溪流域氨氮总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2.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发展有着自然与人口行为两方面的原因,而中国北部荒漠化的扩展与恶化和沙尘暴存在着必然联系。文章探讨了荒漠化和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以亮子河流域畜禽散养密集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畜禽散养密集区畜禽养殖现状,研究了该区域的畜禽粪便负荷量、畜禽承载力预警值、畜禽养殖最大承载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畜禽散养密集区土地畜禽养殖承载力评价.结果 表明:亮子河流域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养殖以肉鸡、猪和蛋鸡为主,猪当量为59.99万头;不同镇的猪当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相似文献   
34.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总体上处于“爬升”阶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形势严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而环境税的缺位使得经济政策对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总体上处于‘爬升’阶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形势严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而环境税的缺位使得经济政策对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36.
文章首先回顾了几种游客流量预测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推导出适合重庆芙蓉洞的环境容量计算公式,然后利用修正后的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预测芙蓉洞景区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游客流量,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该模型对国内其它旅游景区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容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不仅直接与自然界打交道的一二产业的经营者关心此话题,就是以人类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第三产业的经营者亦同样关心这个话题。这是人类经过了长时间的“征服自然”的艰辛历程之后终于领悟出来的一条真理。  相似文献   
38.
大连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源污染物过量排放所致,因此对海域污染实行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对陆源污染排放总量进行控制。通过科学计算允许排放量,预测未来大连海域环境容量空间分布特征,并针对大连海域现存的环境问题和将来面临的潜在风险,构建大连海域环境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9.
区域大气环境总量控制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虹 《中国科技信息》2005,(6):116-116,121
通过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排放量及其所造成的污染程度与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进行分析,在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总量控制模式基础上,将干沉降、湿沉降,和化学转化5个过程合理引入,建立了湘潭市区环境容量的数值计算模型,对研究区中的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的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证明该模型在湘潭地区是适用的,与实际相符,在环境规划及环境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对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进行了研究。本次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研究中,容量测算污染因子确定为SO2、PM10和NO2三项。容量测算基准年定为2006年。牡丹江市各郊县均未设置常规监测点位,且未进行功能区划分工作。本次研究工作为牡丹江市合理管理和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牡丹江市进一步进行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