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6369篇
科学研究   631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353篇
综合类   299篇
文化理论   178篇
信息传播   18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901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17世纪的苏州地区是白话小说创作与传播的核心区域,形成了以冯梦龙、袁于今、金圣叹、毛纶与毛宗岗父子、褚人获为中坚的“巨人星系”。他们以坐馆、卖卜、编刻书籍为生,有着复杂的思想矛盾和人格对立。  相似文献   
32.
张晓娟 《游泳季刊》2002,(3):25-25,27
培训是普及游泳的重要手段,也是基层教练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训可使大量的少儿参加游泳活动,得到锻炼,天赋得到发挥,可在培训中学到生存的技能,享受游泳锻炼的乐趣,同时,也为游泳选材打下基础。可以认为,培训工作是游泳项目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层教练员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33.
对肿瘤学期刊已发表的论文或稿件中绘制生存曲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编辑人员加工文稿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北大教授潘维在2008年1月28日《环球时报》发表文章《敢与西方展开政治观念竞争》,提出:在核武器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主要竞争手段不再是军事技术和军事实力,而是政治观念体系。而当下中国思想战线的两大任务:第一,要解构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将一个药方应付百病的荒唐揭穿;第二,要实事求是地总结我们中华的生存方式,给出关于"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的让知识界信服的阐述和理论解释。这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未来生存的重要问题。此论一出,引发纷纷议论。汪卫华认为:要接续民主与科学的五四传统,就应当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民主,而非以宗教的虔诚供奉民主。不能不假思索地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从旧的苏东教条一边倒向新的欧美教条。中国的知识精英应该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自信,为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与生存方式给出实事求是的解释.提供新的政治观念与意识形态模式。而中国的政治观念只有成功解释现实、吸引群众、凝聚民心,才具有活力,才能成为社会动员的观念基础。任剑涛指出:鼓吹中国开辟出一条完全不同于现代文明的崭新发展道路的说辞,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思想的妄想狂病灶。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政治处境,促成了我们的弱者政治思维。实现国家竞争优势、保持固家强大的理性要求,促使我们必须以政治理性主导民族情感和国家行为,而不能任由意识形态偏好、国家主观意志和民族情感肆意支配整个国家的利益选择和行为模式。肖雪慧则从历史、现实和逻辑的层面,层层剥笋地分析了潘维文章错谬之处。指出:中国不能自外于世界民主大潮;民主很实在,不是浸透着党派精神的意识形态和"空洞的概念";民主、专制不以东方、西方为分野。并质疑:"潘维要我们拿什么去竞争"。思想界对潘文所提问题的赞同或驳诘,深刻反映出转型时期中国的思想分野。好在真理愈辩愈明。这一组文章,正好呈现了本刊价值中立、为学界思想争鸣提供平台的一贯立场。胡粲然  相似文献   
35.
2006年12月10日,丽水日报社摄美部、瓯江特刊部6名记者,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同时在50多天的时间中,《瓯江特刊》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6.
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地方报业如何突出网络重围?笔者以为,地方报业要在坚持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走与网络融合创新的道路,以此连接更广阔和更特定的读者,从而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2007年,业界和学界关于广播理论的探讨较之往年更加务实和理性。总体看来,2007年中国广播理论界在重大广播媒介事件、广播媒体的生存策略以及广播行业科学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情,体现出较强的理论自觉意识,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在广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广播机构竞争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广播产业持续复苏的多重推动下,2007年度中国广播理论研究领域在以下四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38.
施露  侯利强 《青年记者》2006,(22):73-74
随着女性期刊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许多大众女性期刊自身资源流失严重,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外部缺乏应对当前竞争的强有力措施,导致在目前期刊竞争愈演愈烈之时,生存压力加剧,想改革但怕失去现有读,想改良却又收效甚微,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  相似文献   
39.
正确认识广播电视报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一条冲出“重围”的路,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广播电视报的现状与问题(1)广播电视报固有优势逐渐减弱,受众群体日益萎缩。随着20世纪90年代生活服务类报刊的兴起、电视遥控器的普及、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等新情况的出现,观众对节目表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观众可选择媒介的多样化,导致全国广播电视报的受众数量一年不如一年。(2)广播电视报内容单一雷同、缺乏个性特色,无法满足读者需要。虽然很多广播电视报不断改版、扩版,版面增至24版到40版之间,有些还出版副刊或特刊,但周报的性质限制了…  相似文献   
40.
报纸编辑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新闻知识》2006,(1):79-80
人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重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可见,人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人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九十年代以来,大陆传媒也提出了“人关怀”的口号,强调传媒活动中要有人关怀的理念。那么在报纸编辑中要如何体现人关怀昵?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