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927篇
科学研究   77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介绍了生物资源的分类及生物技术方法,对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几点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5):F0002-F0002,F0003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始建于1985年,1986年正式招生.现设有本、专科专业4个: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工科)为本科专业,学制4年;生物教育、生物技术为专科专业,学制3年.20年来,在历届校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系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生命科学系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诸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培养医学院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软件的应用能力,结合近年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探索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在生物大数据时代,具备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昆虫杆状病毒在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昆虫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昆虫杆状病毒在生物技术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利用杆状病毒作为载体,在昆虫细胞和虫体内表达外源基因,形成了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利用杆状病毒携带外源基因,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家蚕的基因组构建了转基因家蚕;通过向杆状病毒基因组中插入毒素、激素、酶抑制剂等的基因或从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删除某个基因,或通过不同杆状病毒间的杂交,使子代病毒的宿主域扩大,从而提高了杆状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本文对杆状病毒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育在现代生命科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基因工程实验是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和医学、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实验技术课程。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同时又处于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之中,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基因工程技术正以其巨大的活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展示着惊人的发展潜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大学——珞珈山百年名校百年武大,出身名门,举手投足间尽显华贵之气,承天地之精华,享文化之渲染。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华中农业大学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对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进行持续改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教学改革:一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二是改革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三是完善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条件。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教学改革对完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 DNA片段的酶学方法。其原理是:用一对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引导 DN A聚合酶在引物识别位点之间的两条互补链上进行DNA合成。经过模板变性、引物复性、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可使特定的DNA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这项操作简单、省时且已实现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阐述近年来几种PCR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一、PCR固相分析 1988年Syvanen等首先将 DNA固相技术引入PCR扩增产物的定量研究中,该法采用了DNA的5’端被生物素(biotin)修饰的PCR引物,使扩增DNA序列的末端均带生物素,接着在溶液中用同位素标记探针与扩增序列杂交,杂交链借5’端生物素结合在能与其特异结合的亲合素(avidin)包被的固相载体上(即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以科学史(故事)为授课主线,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探索全过程融入、渗透到枯燥难懂的生物抗体工程理论课中,展开以学生为主体和先锋、科学家为后盾和底牌的探究式PBL。课后,指导学生精读一篇科学家关于此项发明成果的原始论文,以巩固和延伸课堂学习效果。其教学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复制科学家的观点与方法,而是让学生在科学家的辅佐下经历整个探索过程,最终达到创新意识、科研方法训练和精神品质培养的三重教育目标。此教学模式能够为大学本科研究型教学和创新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理想的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20.
肖丽 《初中生》2007,(1):57-58,15
①近十几年来,研究人员陆续在地球上发现了一些奇特微生物,称作“极端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比如极热、极干燥、高放射性和高酸性、碱性环境中茁壮成长。(A)这些微生物的发现增大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