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4篇
科学研究   6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近几年的课程设计、电子设计大赛、毕业设计和毕业后的工作中,山东大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均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了硬件设计能力较差,缺乏系统设计概念的问题.因而,如何培养富于创新、创造、独立工作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提出些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2.
电子线路》作为电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针对学生的现状,教师必须对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性应用人才,无升学压力,可在现实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下,教师往往成为"教奴",不停向学生"灌输"知识,作业模仿普通教育围绕"知识深度"向大学知识内容延伸,围绕题量大做文章,反复练习、甚至不断重复。  相似文献   
14.
惠源 《中小学电教》2011,(10):89-90
中等职业教育是按照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求有普通教育的知识传授过程,更应该服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普遍被认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做的一门课程.本文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使实验内容和手段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电子工艺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子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将《电子线路CAD》的内容(如何设计与制作印刷电路图)融入到《电子工艺基础》的内容中,让学生对电子产品整机生产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整机生产过程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学生日后从事各种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技术课程,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借助EWB软件的仿真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高频电路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同时EWB软件还可对器件的相关属性进行更改以及设置必要的故障点,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实验电路的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两种常用的调幅信号解调方法,即同步检波法、包络检波法。采用对比教学法帮学生建立振幅解调的完整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设计简易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并观察解调失真。初步探索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电子线路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3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电子线路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基础实验→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电子线路设计是湖北工业大学实验实训中心开设的一门基础的电子实习课程,为了适应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本学科的实用性,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